野無遺賢,??萬邦咸寧。
皇帝親自出題、又彌封親閱,此事很快便傳遍京都,各方會館里貢士們議論紛紛。會試中名次居后者,原以為一甲無望,??此時重燃幾分信心;會試中名次居前者,??便是殿試答得不錯,??此時也意恐再出差池。
一切皆未成定數。
貢士們深感榮幸之至,??又對次日的傳臚大典充滿期待。
皇帝得了求賢若渴之美名。
傳臚大典前夜,??士子群聚的南門安康街,各處燈火徹夜不熄,??安靜無喧囂――貢士們難以入眠,??又怕飲酒誤事,??只能靜坐等天明。
裴少津亦是如此。
在書房中靜坐,滿目都是過往讀書的身影,??日日天際露白起,??夜夜學至燈影稀,??寒冬酷暑皆不曾停。
外人多稱贊他記性超群,過目數遍便可背誦,??卻不知,??為了識得詩書深意,為了筆下文章能有見地,寒窗十數載他未曾懈怠過。
為何讀書?
一開始是娘親的期許,??以及過目能誦帶來的自豪感。隨后是門府落敗,??受人欺辱,??一心要重興裴家門第。而今,入仕之際,當如何之官,??父兄已身先垂范。
一路的足跡皆是答案。
行至檐廊外,東風拂面春意寒,舉目眺望可見極北星亮,裴少津想起昔日與兄長書信往來時,曾道要與兄長攜手,不懼那危樓高百尺,終要舉手摘星辰。
如今身隨兄長之后,一同身游云漢星河,昔日的摘星少年已成他人星光,微微而不熄。
默站了片刻之后,少津回到房中,再度取出那個泛黃的簿子。薄子已被重新縫訂好,他翻到最后一頁,鋪平于案上,捋起衣袖,準備執筆為薄子寫下一十余載的結局。
寫道:“裴少淮,乙酉科第一甲第一名。”
往下一行,寫道:“裴少津,戊子科第……”余下的空白,裴少津希望自己明日能身著紅袍、頭簪金花來寫下。
……
傳臚大典日,又是四更天起身。
府上有大事,除了小南和小風兩小只貪睡的,大人們都早早起來了,一家人在正大堂里用早膳。
裴少津身穿禮部送來的藍袍進士服,每一個衣角皆掖得整整齊齊,立如直松。大抵是馬上要知曉結果了,心中有些緊張,胃口不佳,他只吃了幾塊點心,喝了半碗粥。
平日里最是“貪吃的”,竟然最先吃飽了。
家人們本想故作輕松之態,卻難掩真實的心緒,皆期待而緊張。按照舊例,會元本應穩在前十之列,然今年天子親自改卷,不知少津究竟能拿到第幾。
唯獨裴少淮一人氣定神閑,今日胃口出奇的好。
“傳臚大典近兩個時辰,仲涯不再多吃些?”裴少淮問道。參加大典也是個力氣活。
“大哥,我已經吃飽了。”
裴少津已經端端戴上系著雙飄帶的進士帽,準備出門,裴少淮卻叫人多盛了一碗粥,他故意說道:“仲涯你先出發罷,我喝完這碗粥再出門。”
“大哥不同我一起走?”少津問道。
裴少淮點點頭,道:“我遲些再出門。”
看到少津俊朗的臉龐,身姿英挺,裴少淮想起年前那鋪天蓋地而來的春花,還有樓上如雨下的香囊,于是半是提醒半是打趣道:“津弟打馬御街時,躲閃要敏捷些。”
又道:“大典謝恩時莫急,穩步上前,圖騰正前便是你的位置。”至于是什么圖騰,他卻不說。
少津以為大哥只是說些吉利話,應道:“領大哥吉。”
“去吧。”裴少淮上前拍拍弟弟的肩膀道。
待少津出門后,馬車轱轆聲響,滿滿一碗粥盛到裴少淮跟前,他卻不動筷子,輕打了個嗝,對大家風輕云淡說道:“少津得了狀元。”
聲音不大,但語氣是在陳述。
本就安靜的飯桌上,眾人如屏住呼吸一般,一齊望了過來,裴秉元往前探了探身,剛夾的半塊點心落回碗中,發話問道:“伯淵,你方才說……說什么?”
“我說,少津是今年的第一甲第一名。”裴少淮確切應道,又,“昨日,是我拆卷填的金榜。”
這么大一件事,他竟瞞了大家一整晚。
又:“楊府內兄得了榜眼,徐府大外甥得了探花,都是皇上欽定的……大家可以籌備起來了。”
自然是籌備迎喜、賀喜。
……
太和殿前,文武百官按照官職站立于丹墀兩側,石階正中鋪紅毯,角聲震耳,聲勢浩大。
再次經歷傳臚大典,裴少淮心境大有不同――年前是滿懷期許,一心皆在鴻臚寺官的唱報聲上,滿眼望去皆是新奇。而如今,他是以旁觀者的身份,觀望著他人的金榜題名。
遠遠望去,百余人泱泱一片,皆是藍袍,分不出彼此。仔細一想,其中任何一人皆有一番故事,非出人一頭者難以站在此處。
胡大學士雙手提著金色卷軸,站于太和殿石階上,朝向丹墀,誦道:“戊子年天子策試賢士,皇恩浩蕩,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一甲賜進士出身,第甲賜同進士出身。”
頓了頓,而后開始傳唱第一甲。
殿下丹墀靜無息,驀聽傳臚第一聲。
當石階上第一位鴻臚寺官喝聲唱出,聲響宏長久久不絕,果真有“一聲臚唱破天荒”之氣勢,只聞:“第一甲第一名裴少津――”
位鴻臚寺官依次傳唱,聲傳到丹墀下。
裴少淮立于百官中,向丹墀中央的新科進士們望去,尋找弟弟的身影,當他看到弟弟出列時,步履細碎,惶惶有些失了神,裴少淮忍不住一笑。
緊接著,又聞:“第一甲第一名楊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