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眾官婦本都已經開始掇拾裙擺,??等著宴散離席,誰能料到皇后突然祭出這么一番“夸獎”。
一時間,不止裴家女眷愕然,其他官婦亦是如此――裴家女眷是在想對策,??其他婦人則是在揣摩這里頭的意思。
這話初聽著,??似乎是皇后賞識裴若竹,??夸她能干,為自己博得了一份美譽。可細想來,??皇后說她只得了一份名聲,棉織造坊竟是裴若竹在執掌,官婦們豈能不驚訝?
棉織造坊成立伊始,眾人并不甚看重,只覺得是給窮人織衣的小作坊,成不了什么氣候。
綾羅綢緞才是貴物。
幾年過去,當“小作坊”供了百萬邊軍的冬衣、造就了北直隸各府的“北棉一條街”,當棉布滲入到貴人圈里,眾人才后知后覺,薄利厚積,這可不是什么小作坊。
只不過棉織造坊一直打的都是皇后的旗號,??眾人默認這是皇家的產業,不敢也不好去染指。
誰知香餑餑竟是裴家在獨食。
楊時月聽后,手心里直冒冷汗,??染濕了帕子,??她跟著丈夫南下,知道的事情更多一些,??她知道淮王在饒州府招攬幕僚,??也略知道泉州府貪銀的流向。皇后的這一招“懷璧其罪”、“投石問路”,??分明是透過三姐,沖著官人和二弟來的。
若是回應皇后道,“行犬馬之勞,為皇后分憂而已”,把功勞推給皇后,功勞倒是無所謂,只怕東宮那邊會心生忌憚,仔細提防著裴家人。若再讓皇帝覺得裴家摻和皇家立儲事,君臣生了嫌隙,失了圣眷,甚至怪罪下來,那便更麻煩了。
若是不向皇后示好,不把功勞推給她,那便是在眾人面前承認了,棉織造坊就攥在裴家人手里。且不說外人如何覬覦這塊肥肉,單單是朝中文官的輪番攻訐,也夠裴家吃一壺了。
且又是官人肩負京察大任這一特殊時機。
會壞了大事,亂了京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