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
102兵工廠。
林天和郭佬正在推演已經設計好的槍式核裂變方式。
這時,夏曼一臉激動的走了進來:“林天,好消息,我們找到了鈾礦……”
“是嗎?”
郭佬眼前一亮,站起身來:“這,量多不多??”
想要找核彈。
光有鈾礦還不行。
必須得量大。
按照郭佬和林天的推演,造一顆百萬噸級別的原子彈需要約為15公斤鈾235。
由于天然鈾中鈾235僅占072,因此實際所需鈾礦石需經過濃縮提純。
每公斤高濃縮鈾需約200噸鈾礦石。
所以,制造百萬噸級核彈需約3000噸高品質鈾礦石。
要知道,鷹醬向廣島和長崎分別投放了“小男孩”和“胖子”兩枚原子彈。
其中,“小男孩”爆炸當量約為15萬噸tnt,“胖子”爆炸當量約為21萬噸tnt。
百萬噸當量級別。
那可不得了。
而且,從技術層面而,制造核彈所需的并非普通鈾礦。
它是經過高度提純的武器級核材料,鈾-235豐度需達到90以上。
即武器級高濃縮鈾。
因為,鈾礦中鈾-235絕大部分是難以裂變的鈾-238。
要從鈾礦中提取并提純出武器級高濃縮鈾,需要建立龐大的核設施。
像鈾礦開采與冶煉廠、鈾轉化廠、氣體離心分離工廠等。
涉及復雜的化學處理和物理分離技術。
且提純過程能耗極高、技術門檻極嚴,目前全球僅有少數國家掌握相關技術。
此外,核武器的制造不僅需要武器級核材料,還需解決核彈頭的設計。
如臨界質量控制、裂變鏈式反應觸發機制、核材料壓縮技術、彈體結構與引爆系統等。
運載工具,如導彈、轟炸機等匹配等一系列難題。
所以,不存在“多少鈾礦造一枚核彈”的固定公式。
夏曼:“根據勘察隊的匯報……他們按照你給的坐標進行挖掘。”
“勘探隊的鉆桿每向下延伸一米,伴隨著泥漿泵的轟鳴與伽馬測井儀的實時監測……”
夏曼簡單的把過程匯報了一下。
當深度達到217米時,測井曲線突然出現斷崖式躍升。
這意味著鉆遇了厚達35米的主礦層。
當裹著泥漿的巖芯筒被吊起時。
新鮮巖芯斷面滲出的鈾水呈淡黃綠色,在探照燈下流淌著詭異的光澤。
隨后,核試驗員用硝酸溶解巖樣,加入磷酸二氫鉀后,溶液中立刻析出亮黃色的鈾酰磷酸鹽沉淀。
“品位至少03,這是大型礦床的信號!”
研究人員將檢測報告塞進密封袋,親自送往核研究基地。
在原子能研究所的實驗室里,夏曼拿到封袋后,為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她再次將標本放入中子活化分析儀。
三天后,檢測報告出來了。
夏曼激動的說道:“經過檢測,樣品含鈾235豐度071,達到天然鈾工業標準。”
“并且伴生元素鐳、釷含量極低,利于后續提純。”
郭佬聞,激動萬分。
林天倒是一臉平靜。
“林天,郭佬,更令人振奮的是儲量計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