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風對國師這個職位,從來都沒有好感。
這源自他前世影視劇的影響。
什么國師啊,太師啊,總感覺是大奸大惡之人。
當朝國師便是司天鑒的鑒正云虛子。
關于此人葉風在剛到京城時便已經聽說過很多次。
掌管的司天鑒,是皇帝陛下的鷹爪狗腿子,每天最大的工作似乎不是修煉,而是幫助皇帝陛下打壓儒家。
不過成效好像也不是很大。
司天鑒存在已經數百年,現在司天鑒也有千余名術士。
可是,儒家在朝廷中的地位從來都沒有動搖過。
從今天這支隊伍的排序就能看出一二。
其實葉風覺得皇帝陛下老糊涂了,想要打壓儒家,不能只利用外力,還要從儒家本身下手。
儒家為什么會興起?皇帝為什么一直拿儒家沒辦法?還不是因為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吏都是讀書人嘛。
你打壓儒家,就是等于和整個官僚l系結仇。
可是朝廷的官吏為什么都會是讀書人呢?
追根溯源只有兩個字。
科舉。
如果能將科舉制度取消,那才是對儒家的致命打擊,比扶植十個司天鑒還要有用。
葉風看著走在百官前面的云虛子,葉風心中略感意外。
他心中一直認為云虛子是一個很蒼老的老頭子,結果眼前的云虛子看起來還是比較年輕的。
身穿道家墨綠色道袍,留著一個山羊胡,看起來很像是一個中年道人。
“我聽說云虛子的年紀已經不小了,還這么年輕,看來這個云虛子道行非通小可啊。”
葉風這個二把刀,判斷一個修士的修為境界,是根據對方的年齡與樣貌來推斷。
他認為修為與這二者應該是成正比的。
兩個年紀一樣的修士站在一塊,看起來年輕一些的修士,肯定修為就高一些。
云虛子并沒有乘坐馬車,他作為司天鑒的鑒正,當朝國師,當然有乘坐馬車的資格。
也不知道為什么,這道士就喜歡走路。
文武百官的數量絕對不止一百人,粗粗估計有五六百人,估計京城內七品以上的官吏今天都參加了太廟的年終尾祭。
葉風本打算將密信悄悄的交給丘院首,告知他今天晚上魔教的行動,好讓儒家那邊提前讓好準備。
葉風心中有一個計劃。
不是為了自已,也不僅僅是擔心今夜皇城內死很多凡人。
他的這個計劃已經讓他的品格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為了蕓蕓眾生。
根據蘇小離對盧云什所,當年儒圣為防止萬一,將龍脈陣眼的詳細地圖復刻了三份,其中有一份是保存在玉晷冕之中。
想要得到里面的陣圖,需要玉晷儀與玉冕針才行。
現在玉晷儀已經在魔教手中,今晚晚上魔教弟子會占據觀星樓,強行催動觀星樓上的那座晷冕,以星辰之力對破碎的玉晷儀進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