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立馬屏住了呼吸。
為了保險起見,我特意將黃山鼠的手機給調成了靜音。
手電筒的光線越來越近。
月光之下來了四位漢子,他們拿著手電筒往四周照了幾照。
其中一位站在原地,開始用手機發信息。
不一會兒。
我手中黃山鼠的手機屏幕亮了一下,一條信息過來:“老黃,你特么人呢?”
到底要不要回他?
也不知道怎么回。
索性不回。
“這死老黃,還跟以前一樣膽小,估計帶著那幫外地廚子到這兒就走了……這特么到底是哪座墓?”
“大哥,絕對是那座墓!”
“你怎么確定?!”
“因為這邊上沒其它墓!”
“滾尼瑪的!”
“……”
這幾個貨明顯是發丘天官,因為他們的脖子上都掛了一塊銅印。
銅印最早是曹操麾下發丘官戴的,上面印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幾個字,據說這玩意兒能避鬼神,后來學發丘官一脈技術之人都喜歡弄一塊銅印掛在身上。
其實沒啥作用。
圖個心理安慰。
這里簡單說一個概念。
盜墓這行當沒有師承宗門,只有技術流派。
也就是說。
盜墓賊不可能像少林、武當一樣師父帶徒弟一代一代傳承,畢竟這是腦袋別褲襠里的活計,容易掛掉或者進去,傳不到幾代就斷了。
江湖人口中所謂的搬山、卸嶺、發丘之類的,只是使用這一門的技術和規矩而已。
比如,一位普通農民,如果從事盜墓行當了,他覺得發丘天官這個銅印比較帥,弄一塊掛身上,盜墓時按發丘天官的規矩來,那么他就屬于發丘天官。
改天他將銅印一丟,弄幾張道符,盜墓之前先在墓室四周燒上幾圈道符,又可以說自己是搬山道人一脈。
國內盜墓當行,若按照南北地理位置來區分派別,辨識度反而還會更高一些。
但不論是什么流派,挖鬼貨發大財才是唯一目的。
像有些小說里面說某些門派下墓為了專門找珠子,不為發財,反正我是沒見過。
一位發丘天官亮出了刀,大聲鼓勁
道:“哥幾個,等下都別慫!”
“這一單要是做成了,可保十代富貴!”
其他人聞,也紛紛亮起了刀,迅速從甬道口進去了。
嚴格意義上來講,今天他們根本不是盜墓,而是搶寶。
為此,他們完全不需要探測墓地機關、找進墓口、測氧氣等步驟,在他們眼中,我們已經先進去了,按我們趟過的路下去,直接搶琴才是王道。
他們進去才不到兩分鐘,估計人還沒摸到主墓室,又有兩個鬼鬼祟祟的人上來了,一位五十來歲年紀,一位二十多歲。
這兩人都背著布袋子,袋子上面有八卦圖案,口袋外甚至還露出了幾柱長香。
搬山道人到!
搬山道人盜墓比較有特點,他們大部分時候都是單獨行動,即便是組合,基本上都為父子,他們會一些輕身功夫和簡單辟邪術法,對尸體也比較尊重。
這兩人如同鬼魅。
到了甬道口,他們一聲不吭,互相比劃了一個手勢,兩人一前一后鉆了進去。
從他們出現到進入甬道,前后不過幾十秒工夫。
低調的行動派!
我預計這兩位搬山道人下去之后,會找一個地方藏起來,最后再出手,神不知鬼不覺地奪寶。
肖胖子想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