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滬市正值\"孤島\"經濟時期,大量游資涌入造就了證券市場的畸形繁榮。
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各行業股票價格飛漲,特別是外商控股的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以及怡和、太古等老牌洋行,成為投機客們競相追逐的熱門標的。
與此同時,滬新紗廠、申新面粉廠等民族企業,憑借租界的特殊環境獲得短暫喘息,其股票也成為短期炒作的對象。
吳四寶追隨南洋僑商林秉誠,炒作的正是滬新紗廠這類小盤股。
波動劇烈、風險極高,卻讓吳四寶體驗到了比賭場更刺激的快感。
短短一個月,他投入的三萬美元本金就變成了四萬。這種暴利讓出身草莽的吳四寶徹底沉迷其中,難以自拔。
次日,吳四寶驅車來到華商紗布交易所。
推開貴賓交易室的木門,只見林秉誠正慵懶地靠在沙發上,指尖夾著的雪茄吞云吐霧。
見吳四寶進來,這位南洋僑商隨手從檀木雪茄盒里取出一支遞過去。
\"抽不慣這洋玩意。\"吳四寶擺擺手,迫不及待地問道,\"今天行情如何?\"
林秉誠慢悠悠地豎起兩根手指。
\"又賺了兩千?\"吳四寶眼睛一亮。
\"虧了兩千。\"林秉誠吐出個煙圈。
\"什么?怎么還會虧錢?\"
\"新的棉紗要半年后才能上市,滬新紗廠盤子小,有人想逼我們出局,好獨占利潤。\"林秉誠解釋道。
\"啥意思?\"吳四寶一臉茫然,他對金融操作一竅不通。
\"就是有人故意打壓股價,逼我們離場。等我們退出后,他們再拉抬價格,獨吞暴利。\"
\"他奶奶的!\"吳四寶拍案而起,\"告訴我是哪個小赤佬?老子現在就帶人去崩了他!\"
林秉誠無奈搖頭:\"四爺,這些人不會用真名注冊戶頭的,我也不知道對手是誰。說到底,還是我們本金不足。若能籌集更多資金,未必不能反殺。\"
吳四寶瞇起眼睛:\"你需要多少錢?\"
\"至少三十萬美元。\"林秉誠斬釘截鐵地說。
\"這么多?\"吳四寶瞪大眼睛,\"滬新紗廠才值幾個錢?\"
\"四爺有所不知。\"林秉誠耐心解釋,\"我們一旦大筆買入,股價就會應聲上漲。這三十萬不是全用來買股票,而是要用來拉抬價格。只要有人跟風,我們就能邊拉邊出,逐步套現。\"
吳四寶似懂非懂:\"那老子直接帶人拿槍逼他們,把股票低價賣給我不就得了?費這勁干啥?\"
\"萬萬不可!\"林秉誠急得直擺手,\"一旦這樣做,以后誰還敢接盤?到時股票全砸在我們手里,一文不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