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楊家,叱咤風云的楊洪勛此刻很慌很心虛。
明明在外面是個強人,可現在,他一語不發坐在沙發上,坐得很板正,像是聽訓的犯錯小學生。
楊靜茹也同樣很慌,臉上擠出笑容,看著坐在自己面前的兩個女人。
“還笑?你還有臉笑?”
親媽盛愛蓮狠狠瞪了女兒一眼,罵道:“這么大的事,你也敢瞞著我和你月棠嫂子?”
“還有你……”
盛愛蓮又指著丈夫罵道:“靜茹胡鬧也就罷了,你跟著瞎胡鬧什么?那戰場上子彈不長眼,真要是君君出了事,你說,怎么辦!”
“哎呀,她在野戰醫院,雖然屬于前線,但危險沒那么……好好好,我不狡辯了!”
看著妻子憤怒的眼神,楊洪勛閉了嘴。
一旁,李月棠一直在抹眼淚。
她一直以為君君好好在醫學院讀書呢,畢竟兩個星期一封家書,字跡是君君的自己,口氣也是君君的口氣。
所以她放心得很,逢人就說她的兒媳婦讀了大學,將來肯定是個厲害的醫生,肯定讓宋家光耀門楣。
直到她看見了軍報。
看到她引以為傲的兒媳婦出現在軍報頭版頭條,看到她疼愛的兒媳婦一臉憔悴在前線救死扶傷。
她以為自己看錯了,以為這上面是個同名同姓甚至模樣相似的人。
于是她找到了這篇報道的記者,那個親自上前線采訪林菀君的記者。
一番確認,李月棠的天塌了。
不是誤會,不是巧合,本該在醫學院讀書的兒媳婦不知什么時候已經上了前線戰場,在槍林彈雨中搶救傷員。
李月棠再也按捺不住了。
她連夜買票,帶著宋令儀趕赴省城楊家,想要找楊洪勛和楊靜茹再次確認。
畢竟她打聽過了。
以林菀君現在的履歷和身份,根本沒資格上前線的,除非走了后門。
林菀君最大的后門是什么?除了宋家就是楊家。
果不其然,楊洪勛和楊靜茹是知情的,甚至林菀君加入醫療隊是由楊靜茹一手操辦的。
這……這不是胡來嗎?
“君君這孩子命苦,從小在娘家吃盡了苦頭,嫁進宋家沒過幾天好日子,又跟著我們下放吃苦。”
“我一直覺得對不起這孩子,真的,要不是她想讀這個醫學院,我壓根不會讓她離開我。”
“宋家不差錢,我也就戰津這么一個兒子,我們的家產都要給君君的,她何必去吃這份苦?”
李月棠邊說邊抹淚,一想起軍報上描述說前線多苦多累,林菀君如何冒險搶救傷員,她的心就碎了。
是,外人看來,林菀君救死扶傷的精神值得歌頌和學習,可她身為母親,她只心疼她的孩子吃了苦受了罪。
楊洪勛斟酌著說道:“月棠,你先別著急上火,我認為這對君君來說,也是一種歷練,是為她將來的輝煌人生鋪路。”
“歷練什么?鋪什么路?我不盼望她能有什么了不得的成就,那是什么好事嗎?看看您,看看宋明城,你們所謂事業有成的背后,作出了多少犧牲?”
李月棠說道:“我們這一代人為什么吃苦?你們為什么要打仗?就是希望把該吃的苦吃完,把該打的仗打完,我們的子孫后代能過上好日子。”
“要吃苦,要磨煉,讓宋戰津上啊,我都把兒子送上戰場了,憑什么還要讓我兒媳婦也跟著受這份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