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政淡然一笑,這一刻倒是像個老師,諄諄教誨道:“不只是他,每個人都一樣,你這次給的多,下次只能給更多,然而不管你給多少,人的貪心永遠沒有盡頭。”
這位學政說著自嘲一笑,竟然伸手指了指自己,道:“就比如本官來說,你剛剛已經孝敬了熊掌給我,然而你現在拿錢過來,我依舊還是選擇收下。”
“這就是貪心,也是人的私欲,明明我已經收你做了弟子,按說我這一份應該不用給。”
“但是,我心里也貪啊。”
“所以,我舍不得拒絕。”
“楊一笑,你記住,像我和你如此關系,師生名分已經定了的,尚且貪婪不足,舍不得你的孝敬。”
“別人和你關系更遠一層,他們豈不是比我更舍不得?”
“故而我剛才叮囑你,別把他們胃口養的太大。”
“胃口養大,只會越來越大,終究有一天,你喂不飽我們啊。”
“這個我們,包含本官我!”
“雖然我是你的老師,但我同樣也會被養大胃口,所以你要給自己留后路,行賄的時候別太大方,懂了么?”
不得不說,這位學政倒是擔當起了老師的責任。
雖然他毫不掩飾的說自己貪,但他同時也教導楊一笑怎么應對,能夠做到這一點,勉強也算是真心替楊一笑著想。
楊一笑頗為意外,心里對這個‘便宜老師’的感觀改變不少。
只不過雖然稍微有所改觀,但是彼此都知道是利益之交,所以相互默契的不予揭穿,楊一笑拱手向孫學政告辭。
“老師您忙著,學生去別的屋子。”
孫學政點點頭,并不起身想送,僅是淡淡道:“記住我的叮囑,莫要養大他們的胃口。”
楊一笑答應一聲,轉身出了房門。
下一個地方,他去的是周縣尉那里。
如同孫學政一樣,周縣尉也預料楊一笑會來,所以也在屋里等著,一見面就爽朗的笑。
對于這個人,其實楊一笑對他的感觀比孫學政更好。
原因很簡單,這位縣尉有一個值得稱贊的地方,只要拿了誰的好處,立馬就給人辦事。
拿錢,辦事。
做官能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
楊一笑是來送錢的,所以動作十分干脆,直接數出兩百文錢,輕輕放在了桌子上,道:“縣尉大人別嫌少,您知道我還得去別的屋。”
周縣尉嘿嘿兩聲,語氣頗為贊許道:“你小子,是個有胸懷的!”
“經此一事之后,縣衙上上下下被你打點,也許做不到人人都能力挺你,但至少短期內會交口稱贊你……”
“楊童生,本官越來越對你感覺欣賞啊。”
“從你這些舉動可以推測,你將來的成就必然不俗。”
“所以嘛,本官心里有個想法,我不管別人怎么做,我這里對你破一破規矩。”
周縣尉說著,竟然抬手拿起桌子上的錢。
只不過并不是拿起所有的錢,而是只拿了一半遞回給楊一笑。
“你送上兩百文錢,但是本官只收一百文。”
“整個涇縣縣衙之中,十幾年來的頭一次。凡是收了好處的,沒有往外回吐的。”
“但是本官今天破一破規矩,專門針對你這個讓我欣賞的童生。”
“你送兩百文,我只收一百文,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這是我周某人對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