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如果不要臉,抄詩,在古代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哪怕是小學生的學歷,也能背誦一首‘鵝鵝鵝’,并且不要以為鵝鵝鵝很普通,后世能進入課本的都是名家之作。
即使是小學生背誦的鵝鵝鵝,作者也是號稱唐初四杰的駱賓王。
在現代人人都會的詩句,擱在古代就是炸裂性的名作。
所以穿越者一旦選擇不要臉,仗著記憶里的詩句開始顯擺……
絕對是降維打擊。
原因很簡單,古代讀書人太匱乏,比如整個涇縣之中,今年竟然只有40個考生。
如果按照科學上的二八概率,10個人之中有2個是好學生,那么,40人也才8個優秀讀書人。
而最重要的一點,優秀讀書人未必能成為詩人。
詩詞乃是學識的高等表現,必須胸有才學并且融會貫通,也就是所謂的大家之才,在古代能作詩的都不是普通之輩。
注:那位寫了幾萬首詩的皇帝不在此列,哈哈
所以,楊一笑的卷子怎能不引發震撼?
試想一下,如此場景……
小小一個縣級的院試,參考者乃是一群童生,選拔的是秀才而已,結果卻有人通篇寫滿詩文。
并且每一首都是名作級別。
整個公房之中,明顯喘息粗重。
十二首,足足十二首啊!
卷子上映入眼簾的第一首,乃是格律周正的一首絕句。
主考官忍不住出聲,小心翼翼的開始誦讀。
他語氣真的是特別小心翼翼,仿佛聲音大了都會有損詩句。
《求學》
莫道學海似浪深,莫疾苦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第一首,開局就是王炸,楊一笑真的很不要臉,他故意講詩句稍微改了改。
你們云朝不是重文輕武嗎?
你們不是最吹捧文人為了求學而不畏窮苦嗎?
行!
滿足你們的心理。
這首詩原本就是名作,稍微一改就形成王炸,刻畫了一個窮苦學子無畏艱辛,告誡自己要堅持讀書的勵志典故。
以云朝文人的變態狂熱程度,這首詩一旦面世絕對是王炸。
第二首,同樣是狠招。
楊一笑精準命中云朝文人的軟肋,第二首選的形容文人風骨的名作。
《志向》
落魄家貧小童生,孤夜讀書滿天星。
他年我若凌云志,報于家國鐵骨錚。
可恨北原蠻夷事,國事雨打風飄零。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又是魔改,改得其實不怎么樣,畢竟楊一笑的肚里墨水不行,詩詞這種高端東西他只能硬往上靠。
但是硬靠無所謂,有千古名句壓陣就行。
反正就是吹,凸顯文人的風骨。
他故意借用草原狼族對云朝的壓榨現狀,然后附帶上文天祥的千古名句作為壓軸。前面幾句寫到哪怕再爛,最后一句已經提升了逼格。
所以這第二首又是王炸!
接下來,是第三首,第四首,第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