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東西不但懶,他還非常的能吃。
最主要的還不是能吃,而是老東西的臉皮真厚。
青壯們干了一上午的力氣活,吃下三碗稀粥已經不好意思領取,畢竟大家早就打聽過,來這里疏通河渠供給三碗粥。
三碗肯定吃不飽,但是能吃八成飽。
八成飽啊,在這個年月已經不錯了,絕對是仁義之舉,大家心里都很感激。
所以工地上已經形成風氣,所有人約定俗成的守規矩,哪怕大家都沒有吃飽,但是吃到三碗就不再領粥。
干活一上午的青壯,可以領取三碗粥吃。
婦女由于力氣小,吃兩碗就主動結束。
半大小子同樣也是兩碗,這則是因為楊先生特意強令的。
據說以前剛開始的時候,半大小子們主動只領一碗粥,結果被楊先生知道后,沖著所有人發了火,從那以后才改了規矩,小子們和婦女吃一樣。
這些規矩都不是強定的,而是工地上干活之人約定俗成。
大家知道楊氏不容易,一直硬撐著供養大家,所以大家也就自守規矩,吃飯各自定下了數量。
青壯三碗,婦女和半大小子兩碗。
哪怕肚子沒有吃飽,但也不能舔著臉再要。
所有人都很遵守這個規矩,據說從去年到現在從未破規,然而西鄉小隊今天丟人了,因為那老東西連續領了七碗粥。
七碗啊!
青壯也沒這個飯量!
最關鍵的不是飯量,而是破壞了工地規矩,大家感激楊氏的仁義,全都不肯敞開肚皮吃,三碗已經是最大上限,吃多了會抬不起頭。
可是那個老東西,他根本不在乎。
他端著粥碗一口一口的猛喝,喝完之后立馬湊到大鍋邊,舔著一張老臉,絲毫不在乎丟人。
并且他張口閉口宣稱,他是西鄉小隊的勞力,干活一上午很累,年紀很大很可憐,所以,想再吃一碗粥。
盛飯的看他年紀大,肯定不會予以拒絕,所以,再次給他盛滿。
結果老東西喝的稀里嘩啦,香噴噴的麥子粥幾口灌下,立馬又湊到鍋邊,舔著臉重復剛才說辭。
這一天,這處大鍋前……
西鄉小隊的百姓丟盡了臉,感覺四周全是戳戳點點的議論。
好不容易熬到吃完午飯,眼看著又要開工下午的活,西鄉小隊集體做出決定,他們撇下老東西換個河段干活。
哪知他們換了河道后,剛進入溝渠干了沒一會,猛然又聽到岸邊響起鼾聲,赫然是那個老頭又在睡覺。
大家全都愣住了!
面面相覷很無奈!
他們算是看明白了,這老東西賴上他們,干活的時候偷懶睡覺,吃飯就宣稱是他們小隊的人。而整個溝渠工地很大很長,別人肯定發現不了他偷懶。
西鄉人越想越氣,但又不忍心欺負老人,于是悄悄定下主意,趁著老頭睡著又換了一處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