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里的孩子,必須干凈利索!
這是規矩,也是政令……
據說是楊相公親自下的令,凡是楊氏治下的地方都得遵守。大人忙于生計忙于操勞,暫時也許不嚴查這個規定,但是孩子,必須遵守。
首先是洗臉洗手,學堂里負責查驗。
其次是不準喝生水,每個娃娃必須喝開水,早上出門前,有家里母親負責提供,而到了學堂之后,一天內的開水由學堂負責。
據說,這個政令的制定曾經引發激烈爭辯。
比如楊相公麾下的那些能人,大多都認為這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偏偏楊相公卻極為堅持,竟然動用他的權威強行拍板。
青州,幽州,順州,外加一座單獨的涇縣,只要是楊氏掌控的地盤,孩子們必須喝開水。
其實政令要求大人也這么做,但是楊相公深知做事要一步步來,所以暫時只嚴令孩子遵守,大人因為忙于生計刻意暫緩不查。
有人說,楊相公是天上的帝星轉世,他下達的這個命令,是有十分特殊的原因。據說喝開水能讓孩子少生病,而每天洗臉洗手則是為了養成良好習慣……
楊相公讓麾下放出話,他喜歡孩子們習性優良,他準備在明年招收一批弟子,專門招收那種遵守規定最好的孩子。
哇,自家孩子有可能成為楊相公的弟子啊!
如果能成為楊相公的弟子,那以后豈不是一輩子享福?
哪怕只為了這一份夢想,老百姓們也不敢違背政令,不就是讓孩子洗手洗臉么,不就是讓孩子喝開水么,家里就算再窮再苦,一把柴火還是能擁有的。
為了孩子,大家愿意!
……
天色蒙蒙亮的時候,稀粥已經熬好了。
女人喊醒了小孩,先把盛著熱水的木盆端到院子中……
而這時候發生的情景,各家各戶有些不一樣,比如那貪睡的小孩,睡眼惺忪還在打哈欠,于是母親就大聲呵斥,咋咋呼呼的催促孩子趕緊洗臉。
至于那些勤勉的孩童,則是不需要母親呵斥,自己主動的開始洗漱,并且嘴里已經念念叨叨昨天學過的課業。
每當這個時候,母親就滿臉欣慰,于是拿一塊干凈的布,輕柔的給孩子擦著臉。
順帶著還會叮囑幾句,鼓勵幾句,語氣帶著濃濃期待:“娃兒,要用心向學呀,別對不起爹娘的辛勞,別對不起楊相公的厚賜。”
天色終于完全放亮的時候,家家戶戶的炊煙已經停止,這時候,恰是早起干活的漢子們回來吃飯的點。
他們扛著鋤頭,進門往墻邊隨手一放,有的看見孩子洗臉剩下的水,出于心疼不舍于是重新利用,也過來洗一洗,順帶著嘀咕幾句:“真是講究,浪費柴火……”
女人則是瞪眼,兇巴巴的道:“這是楊相公的政令,學堂里要進行考核,你想咱家娃娃被人笑話嗎?一把柴火你也不舍的給孩子用嗎?”
男人們挨了刺撓,悻悻然的不說話。
古代雖然男丁地位高,女人習慣性的服從男人,但是在家中這種事情上,女人們不愿意向男人讓步。
“吃飯……”
最終,敗下陣來的男人們嘟囔一句。
端起一碗稀粥,稀里嘩啦的喝著,但是男人只舍的喝粥水,刻意把碗根底部的麥子留下。
稀拉拉的一碗粥水喝完后,順手就把碗底留下的麥子倒進孩子碗里,這時候男人一般會瞪著眼,故作兇巴巴的對孩子呵斥道:“全吃了,不準剩,要不然的話,小心你爹的巴掌。”
父愛如山體滑坡,孩子們嚇的打哆嗦,于是趕緊埋頭干飯,吃的小嘴吧唧吧唧。
農家小戶的早飯,就在這種鄉土氣息中結束……
這時候,母親拿起小竹筒,穿上繩,掛在孩子胸口,溫聲叮囑道:“乖兒,向學去吧。別誤了時辰,讓先生打手心……”
當爹的則是繼續扮演兇神惡煞,站在一旁嚇唬道:“敢不好好念書,小心你爹的巴掌。”
孩童一溜煙的跑出門,門外很快響起了歡笑聲,那是鄰居家的同窗在等候,小伙伴們組成隊伍歡天喜地的跑向學堂。
……
這樣的一幕,只是一個縮影,在楊氏掌控的地盤上,三州之地幾乎都在上演。
一天如此,第二天還如此,日子仿佛流水一般,看起來每天枯燥重復。
然而,百姓們喜歡這么過日子!
祖祖輩輩奢望的,不就是這種日子么!
真好啊!
……
今天第一章到,老規矩,3200字大章,這種寫法,是山水的一次試探,我個人喜歡這種田園風格,也認為這樣寫并非不能寫出劇情,不知道大家喜歡嗎?會認為枯燥嗎?
我繼續碼字,今晚還有更新,大家看完如果閑著沒事,等更新的時候點一下廣告,我們寫手就靠那點廣告養家糊口呢,謝謝吶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