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戶部擬定公文?
還要八百里加急?
送去青州那邊,讓楊一笑交稅……
開玩笑,陛下拿我們當傻子嗎?
這樣一個決定,頓時讓戶部大臣們面面相覷。
能進入朝堂為官的都是人精,豈能看不出皇帝這一點小把戲?這分明是讓戶部背鍋,得罪楊一笑的事情讓戶部干。
讓我們干?
我們不干……
戶部大臣相互遞個眼色,頓時呼啦啦站出來一大票人,個個山呼萬歲,準備請皇帝收回成命。
然而讓滿朝文武沒想到的是,那個姓秦的大臣竟然搶在前頭,這人不顧眼前形勢,竟然還有一道奏疏……
“陛下,微臣再次啟奏。”
“既然陛下已經決定,連楊一笑都要交稅,那么陛下何不一鼓作氣,將另外幾個該繳者也納入其中。”
這話讓皇帝一怔。
滿朝文武也一怔。
而那些剛剛要爭辯的戶部大臣,同樣被這位大臣的新一輪奏疏搞懵,由于好奇想要知道是哪幾個該繳稅者,所以一時之間忘了讓皇帝收回成命。
皇帝看著姓秦的大臣,似乎想看穿這人的心思,足足好半會兒過去,皇帝才語帶遲疑的發問:“不知秦愛卿所之人是誰?我云朝莫非還有類似楊一笑嗎?”
姓秦的大臣立馬點頭,高聲道:“不錯,確有類似。”
“微臣要啟奏的是,太上皇禪位之時封賜的五大王爵……”
“此五大王爵深受皇恩,各自占有一路封地食邑,其治下百姓丁口的數量,累計加起來足有兩千萬……”
“陛下,兩千萬人啊!”
“那楊一笑的三州之地,總人口也才兩百萬,然而這五位王爵的封地人口,加起來足足是楊一笑的十倍。”
“陛下,微臣不得不再跟您算一筆賬目!”
“僅僅楊一笑那里,補繳兩年外加今年就可收稅一千五百萬貫,那么五大王爵所在封地的人口如果也如此上繳,陛下豈不是唾手可得一萬萬五千萬貫的巨資?”
當這大臣說出這個數字時,偌大一個朝堂全是倒抽冷氣之聲。
多少?
多少?
我耳朵沒聽錯吧?
一萬萬五千萬貫……
五大王爵竟然需要上繳這么多稅賦?
皇帝興奮了!
原本那些精明的大臣也興奮了。
自古財帛動人心,香甜的誘餌總是能讓人失去冷靜。
一萬萬五千萬貫,折合后是1.5億,這樣一筆龐大數字,豈能不勾起人的貪婪。
咕嘟!
皇帝下意識咽了口唾沫。
堂堂帝王天子,竟然當朝吞咽唾沫,可見此時他心中的貪欲有多強,否則絕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失態。
大臣們同樣心生貪婪,每個人的腦海里都在想著剛才的數字,他們在心里一邊念叨數字,一邊不由自主琢磨著自己能借機貪到手里多少……
只不過,這些人畢竟都是人精,無論龍椅上的皇帝,還是滿朝文武大臣,雖然所有人已經被誘餌引動,但卻仍舊努力保持著謹慎和警惕。
只聽一個大臣語帶遲疑道:“同時向五大王爵收稅,此事會不會引發動蕩?”
皇帝也點點頭,故作仁愛慈厚道:“五王皆為朕之兄弟,且乃太上皇封賜,太上皇之所以賜他們封地,是讓他們有個可以食邑之所,倘若朕因封地之事索要稅賦,豈不是,豈不是……”
很明顯,皇帝只是說場面話,所以故意不把話說完,因為一旦說死了就不好改口。
姓秦的大臣忽然大笑,開始給所有人吃定心丸。
這人,真是一代辯才……
“陛下,豈可優柔寡斷也?”
“諸位同僚,豈可投鼠忌器也?”
“五大王爵憑什么不該繳稅,五大王爵同樣要該繳稅。”
“那楊一笑擁有七千鐵騎,以及最少一萬輕騎,此外根據不久前幽州大戰的探查得知,他麾下擁有的步卒數量至少十三萬。”
“其總兵力,接近十五萬。”
“這樣一個坐擁十五萬大軍的人,而且其中七千乃是重甲鐵騎,連他都需要繳稅,那五大王爵憑什么不繳?”
“他們封地雖然大,但他們兵力比楊一笑多嗎?”
“他們雖然是王爵名號,但他們的名號比楊一笑響嗎?”
“陛下,微臣還是那句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他們哪怕身份再高貴,高也高不過您這位天子,他們哪怕擁有一個路的封地,但他們能和執掌天下的帝王比拼實力嗎?”
“大義名分,陛下占優,實力對比,陛下最大,名和力全都蓋過對方,陛下有何不可讓其俯首?”
“他們若是不俯首稱臣,那他們就是懷有二心,如此又是同樣的道理,不稱臣就當以謀反論。”
姓秦的大臣冷冷一笑,義正辭道:“但是,謀反?給他們幾個膽量,他們也不敢舉旗,故而只能如微臣所述,他們乖乖的上繳稅收……”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