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能被劉伯瘟認為對手的頂級謀士,這位武先生分明是對康王進行敲打似的指桑罵槐。
而在武先生的連番嘲諷中,康王的臉色越發訕訕,忍不住辯解道:“本王,本王做的很隱秘,那二十二個叛將已經死了,他們臨死之前不可能泄露秘密,所以即便楊一笑有所懷疑,但也未必懷疑到本王身上……”
武先生目光直直盯著康王,冷笑問道:“殿下你自己信你自己這個說法嗎?”
康王無奈,涎著臉拱手請教,明顯十分心虛道:“如今事情已經敗露,本王應該如何是好?武先生,本王是從小被您看大的,您得幫幫我才行,別讓楊一笑又記上我一筆。”
“不記是不可能的!”
武先生絲毫不給顏面,直接道:“你暗中給人家捅刀子,憑什么不讓人家記你一筆?尤其是雙方剛剛合作過,人家剛剛給你送來一筆金銀,順帶還承諾給你三成鹽引好處,讓你這位臨時盟友能夠不斷增長實力……”
“人家這么做,是攻守同盟之策!”
“雖然楊一笑那廝也沒安好心,意圖昭然若揭是在利用你,他讓你增長實力,無非是牽制皇帝,以此讓皇帝只顧著應對你,而抽不出精力去應對他,由此,他楊氏便可繼續穩步擴張。”
“但是殿下咱們就事論事,人家是不是履行了盟友的責任?”
“不但送給你一份金銀,而且免去之前的債務,甚至就連鹽引的好處,人家也如約承諾分給三成。”
“殿下啊,你學學人家楊一笑行不行,這是何等大氣的氣魄,為謀大業從不計較一時得失。”
“反而你,康王殿下,這才剛剛開始跟人家合作,你竟然暗中偷偷對人家捅刀,這種事情若是傳揚出去,天下還有哪個勢力和你玩?”
“真是目光短淺,老夫氣的心口都疼!”
武先生越說越氣,滿臉都是恨鐵不成鋼。
康王則是唯唯諾諾,看起來進步比以前巨大,至少沒有被訓斥的翻臉,能夠保持乖乖聽訓的姿態。
見他如此態度,武先生不由有些欣慰。
自古師徒之情猶如父子,他終究還是要替徒弟謀劃。
這位頂級謀士沉吟良久,然后才語帶沉吟的開口道:“為今之計,只能坦白,殿下你即刻動筆,親自給楊一笑寫一封致歉的信函,用詞要示弱,姿態要放低,你老老實實向他承認,你是一時犯糊涂被謀士哄騙了,所以才暗中捅刀,如今已滿心追悔……”
“記住,千萬別把謀士哄你的說辭落到老夫頭上,原因很簡單,對方那個劉伯瘟太精明,他和老夫是一類人,所以深知老夫不會如此蠢。如果殿下在信里辯稱是老夫教唆你,人家那邊立馬就看出這份致歉不真誠。”
康王被繞的腦子發懵,忍不住呆呆問道:“那該把教唆的罪名扣在誰身上?”
武先生深深看他一眼,直接質問道:“需要老夫揭穿嗎?這罪名真需要扣嗎?殿下你在決定暗中捅刀的時候,難道真沒有采納府中某個謀士的諫么?”
康王臉色一紅,神情明顯訕訕,道:“是…是有人教唆我。”
“那就把他推出去,名字寫在信函上!”
武先生聲音很冷,語氣隱隱透著森然:“身為王府謀士,自己犯蠢也就罷了,但他教唆你暗中捅刀,實乃破壞聯盟之事,把他推出去吧,讓楊氏那邊出出氣。”
康王連忙點頭,隨即略顯憂心忡忡,忍不住道:“也不知如此能不能讓楊一笑消氣,會不會扣下答應本王的各種好處,那鹽引的三成,乃天大一筆財富。”
武先生目光悠悠,看著北地方向,由衷道:“人家是有大氣魄的人,不會計較一時仇隙,他要達成穩步發展的意圖,就必須讓殿下和王爵們在京師這邊不斷搞事,固然他手握十六萬大軍不畏朝廷,但他也不愿意一直被皇帝和朝廷盯著……”
“這種人物為了自己的主要意圖,可以忍下旁枝末節任何不爽,所以殿下放心便是,云朝滅國之前他一直都是盟友。答應給你的好處,他一絲一毫都不會扣。”
“只不過,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對手的。”
“至于那時候如何與其敵對,老夫到時候再為殿下謀劃便是。”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