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小妹頗為欣慰,但卻忍不住好奇,問道:“不愧是咱們楊家的嫡長子,但你這加起來只有八貫錢啊。”
楊辰一抬起頭,伸手一指北方,輕聲道:“還有哲別和雄鷹兩個弟弟,他們被雅雅六娘帶去了草原,雖然他們不在這里,但他們也是父親的兒子,所以每人也要出一貫錢,暫時由我這個大哥給墊上。”
顧小妹先是一怔,隨即又驚又喜,輕輕揉了揉兒子腦門,越發欣慰道:“好兒子,娘沒白教你,你能有這般想法,你父親肯定開心的不得了。”
楊辰一抬起頭,仰著小臉看著顧小妹,忽然好奇問道:“娘親,我聽村里爺爺奶奶說,您和父親成婚的時候,很窮,是不是?”
顧小妹眉宇一暖,眼中盡是柔柔回憶,她將兒子攬在懷里,輕聲呢喃道:“是啊,那時候咱家很窮,你爹娶我過門的那晚,連席面都是村里湊的。”
“全村還湊了兩筐餅子,幫你父親和我熬過最難的時日。”
“但是不管你父親多么窮,也不管他以后會不會有成就,那時在娘親的心里便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嫁了夫君必須從一而終。他如果吃糠咽菜,我跟著吃糠咽菜,他如果一生清貧,我跟著一輩子清貧。”
“兒子,記住,安貧樂道,并不丟人。看不起夫家的女人,才會令人感覺不恥。”
楊辰一轉了轉頭,看著遠處的秀秀姑娘,若有所思道:“孩兒好像有些懂了,這個大姐姐像您一樣,當初娘親您愿意陪著父親安貧樂道,這個大姐姐則在士卒出征之時宣誓守節,所以娘親才說,她值得楊氏敬重。”
“我兒真懂事!”
顧小妹夸獎孩子一句,目光卻眺望遠去的大軍,聲音宛如呢喃般道:“其實娘親之所以讓你帶著弟弟妹妹去登門禮敬,并不只是因為這個姑娘的忠貞守節,而是因為她要嫁的士卒,將要為我楊氏大業去廝殺,義無反顧,不惜己身……”
“你父親有一首詩,描述的事情很傷感,兒子,娘念給你聽聽吧。”
“可憐沙場無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虎頭啊,你要記住,雖然你皇爺爺和劉伯伯一直在教導你,總是告訴你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上位者道理,但是兒子你自己要心里有數,你要對那些為我楊氏犧牲之人有所感激。”
“娘親,孩兒記住了!”
“這才是您命我帶著弟弟妹妹登門禮敬的原因。”
“好兒子,真懂事,走,咱們回家。你父親你大舅你義兄他們要去做大事,咱們做婦孺的在家里也不能偷懶閑散,尤其是民政院統管轄地所有民生事物,你必須在宋先生他們的輔佐下好好學習。”
“雖然你還年幼,但是重任在肩頭,這種事慢不得,也拖不得,你學的越快越好,學的越嫻熟越好。”
“你肩頭上的重擔,馬上會變的更重。”
“因為,你父親和大舅他們這次出去之后有大事要干,等他們的謀劃成功之后,咱家又要多出一片比現在還要大的基業。”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