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的滿朝文武都很好奇,猜不透皇帝要讓秦檜辦什么事。
唯獨秦檜這個當事人,心里隱隱已經有所猜測。
果然……
只聽趙構緩緩開口,語氣帶著大有深意,看似是夸贊于他,實則是進行敲打:
“朕曾聽聞,秦愛卿有交友之能,雖然稱不上知己滿天下,但是能和很多人物搭上話。”
“這是一種獨特的才能,朕聽聞之后頗覺贊賞。”
“甚至不止是贊賞,朕偶爾會發出驚嘆,就比如當朕聽聞你和楊氏有交情的時候,朕不由自主的就發出過多次驚嘆……”
“秦愛卿,臉色不要那么難看嘛,朕說這話可不是敲打你,而是真心稱贊你的才能。”
“你能做到知己滿天下,連楊氏都能攀上交情,據說時常和楊氏那邊通信,并且跟楊一笑探討詩詞學問,這很了不起啊,等人之輩做不到。楊一笑號稱詩仙,你能和他探討,這意味著,你秦愛卿的學識也極高。”
“哎呀呀,秦愛卿,你真不用臉色這么難看。”
“朕說了,不是敲打你,而是夸贊你。”
“對于此事,你并無錯,并且無論任何人若敢指責你里通外敵,朕都會第一時間勒令他當場認錯。”
“原因很簡單,你和楊氏通信根本算不上里通外敵……”
“朕為何這么說,想必你能明白,有些人可能不懂,但你秦愛卿一聽就懂,對不對。”
趙構不愧是歷史上有名的手腕皇帝,這一番敲打簡直把帝王之術運用極致。
而秦檜也不愧是歷史上有名的奸臣,這廝的才干絕對足以匹配他的名聲。
君臣二人看似打啞謎,實則雙方都明白意圖的是什么……
秦檜受了敲打,但是心知肚明皇帝不會拿他怎么樣,反而皇帝一番獨特論,無非是想讓他順勢配合。
所以,這廝立馬乖乖的配合!
“啟奏陛下,微臣確實懂了。”
“陛下剛才親口給出定論,認為微臣和楊氏通信并非犯錯,這話臣能明白,但是諸位同僚可能不明白,因此,微臣愿意解釋一下自己對陛下所的理解。”
“諸位同僚,且聽吾講……”
“那楊一笑,他可是陛下親封的開國國公啊。”
“不但是開國國公,而且是皇室姻親,楊公他老人家一生忠君愛國,不畏艱辛替我云朝駐守邊疆,陛下以大將軍之位加之,允其節度北方幽云諸州,這叫啥,這叫君臣同心。”
“由此而,秦某和楊公通信之事也就清白了,秦某這可不是里通外敵,而是最正常不過的私人交情。如果是外敵,秦某打死也不會通信,但是楊公本就是我云朝的國之柱石,秦某和他通信探討詩文何錯之有。”
“因此,陛下才會定論,秦某無有過錯,乃是私人交友也……”
滿朝文武聽的目瞪口呆!
再一次刷新了對無恥之輩的認知。
然而皇帝趙構卻很滿意,坐在龍椅上微微點頭稱贊:“秦愛卿擅長交友,原本只是私人之事,然則在此局勢兇危之際,這份私人交友便具備了于國有益的意義。”
“那楊氏十六萬大軍,正因仇恨而陷入瘋狂,人人血紅著雙眼,滿天下尋找仇人。”
“這等情勢之下,沒人敢刺激撩撥,能做的只有安撫,盡量化解他們的怨氣。”
“但朕又清晰的意識到,并非什么人都有資格去安撫,若是隨便派個臣子去,恐怕剛到地方就被剁了腦袋。”
“因此啊,必須得是和楊氏有交情的人……”
滿朝文武聽到這里時,人人臉色變的恍然大悟,原來陛下的意圖在這啊,原來陛下也要學金國向楊氏服軟。
堂堂皇帝,向人服軟,這事聽起來恥辱,但卻是最佳的良策。
如果服軟能讓楊氏不再發瘋,能讓十六萬大軍別盯著朝廷,那么,所有人全都舉雙手雙腳贊成。
恥辱而已,云朝又不是沒恥辱過,自從一百多年前,這事早就習慣了。
等等?
貌似只憑安撫恐怕不夠吧。
那楊氏因為楊一笑被刺殺而死,僅僅一日之間便攻占金國兩個州,占了那么大的便宜仍舊不滿意,還要繼續擺出猛攻猛打的架勢,逼的金國不得不趕緊送好處,借口安撫遺孤的方式進行示好。
金國那么強大,尚且要拿好處出來,南云比金國差遠了,付出的代價肯定要比金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