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使團在雅雅部停留了三天!
期間,商賈們和牧民進行了大量貿易,鹽,鐵,茶磚,布匹,每一樣都是草原短缺的物資,并且在寒冬時節尤其的短缺。
說是展開貿易,不如說是贈送,又或者說,屬于同屬大唐勢力的內部賒賬。
由于雅雅部剛剛擴大了一百里,族內大量人口都是朵顏部的戰俘,又或者是老弱婦孺,以及赤貧的放牧人,這些人不但沒有任何財產,而且連自己都屬于雅雅部的財產,所以根本拿不出相應物資進行交易,也就談不上和使團商隊展開貿易。
但是物資又不能不買,不買的話熬不過冬天。
于是在兩方官員堪稱唇槍舌劍的磋商下,在大量牧民牧奴和老弱婦孺的忐忑期待中,大唐一方由小虎頭作為代表,雅雅部一方由雄鷹和哲別共同代表,簽署一份借債協議,金額高達三百萬貫的大唐寶鈔。
有了三百萬寶鈔,便可以展開貿易。
但是這些寶鈔是由部族出面借的,并不能算作是牧奴和赤貧人的錢,所以雅雅部在內部又進行了一次借債,允許所有族民向部族求借款項,哪怕是身為奴隸的牧奴,同樣也有資格可以借錢,等到賺夠積分之后贖身成為自由民,慢慢放牧自己的牲畜來還賬。
經過連番操作,事情完美解決,由于雙方同屬于大唐,因此商貿交易比較友好,基本上不存在高價的情況,甚至某幾項急缺物資以平價甚至虧本的價格售出。
在整個草原之上,今年的冬天恐怕要屬雅雅部過的最殷實,完全不用擔心被凍死餓死,每一個丁口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所以……
當大唐使團啟程上路的時候……
整個道路兩旁,跪滿了感恩的牧民和牧奴,每當一輛牛車經過,他們就誠摯的磕一個頭,而當小虎頭的車架經過時,所有牧民和牧民幾乎把腦袋都磕進了冰冷積雪中。
積雪雖冷,他們的心卻是熱的。
……
雅雅站在風雪之中,依依不舍眺望遠去的車隊,在她身邊侍立著一群宮女,以及幾十個明顯是太監的內侍。這是剛剛隨同大唐使團過來的下人,是皇后顧朝露賜給雅雅的嬪妃用度。
其中一個神情干練的中年婦人,乃是所有宮女和太監的頭領,她見雅雅一直站在風雪中,于是小聲小氣的開口勸說:“雅妃娘娘,回帳篷怕,今日寒風太大了,不適合在外面久站。”
“奴婢知道您有武功,不會在意風寒吹體,可您懷里抱著小公主,小公子年齡太小容易著涼,如果生了病,奴婢們死罪啊。”
“臨來之前,皇后有旨,我們這些人,以后就是您這邊伺候一生的人,雖然遠離的大唐皇宮,但是該受的法度一樣要受,如果犯了錯,照樣要知罪。”
“雅妃娘娘,求您開恩,回吧,咱回吧。”
“雄鷹小公爺和哲別小王爺有使團護著,有韓世忠將軍的兩千鐵騎跟隨震懾,他們陪著兄長一起去金國大都,乃是為我大唐展現國威的出使……奴婢知道您心里擔心孩子,可這是來自于陛下的旨意。娘娘,帝王之子要肩負重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