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被大唐軍隊圍城長達三個月,但如今南云京師的情況并不算特別嚴重。
既沒有出現那種歷史上因圍城缺糧導致的‘人相食’慘劇,也不曾出現城內居民因為恐慌而滋生的搶殺燒奪。
反而,百姓的日子竟然比以前更安定了許多……
之所以出現如此古怪一幕,乃是因為大唐這邊的獨特辦法。
首先是圍而不攻,每天只用紅衣大炮走火幾炮,但是炮彈絕不會落在城內,僅僅是砸在城墻上作為嚇唬的用途。
其次,雖然圍城但卻并不封城。
早在三個月前開始圍城的那一天,大唐軍隊便派人到城門之前大聲通報了一個決定,所宣之事幾乎轟動整個南云京師,讓無數百姓喜極而泣奔走相告……
這份通報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呢?
“我大唐神武英明陛下皇帝,不愿意蕓蕓百姓因戰受苦,故特賜,南云京師百姓在戰爭期間亦可出城入城。”
“不限制,不搜查,不刁難,不盤問!”
“再特賜,對于往來客商,尤其是運輸百姓日常所用物資之商隊,我大唐圍城之軍亦會放行,以保證臨安城內百姓之民生。”
“我大唐陛下曾,天下社稷,民為貴,君為輕,倘若能讓百姓享得一日安然,朕愿三日叩拜上蒼恭敬答謝。”
“此通報,乃我大唐天子八百里加急特旨,告于南云朝臣,咸使百姓聞之!”
老天爺!
大仁義啊!
原本因為大軍圍城而恐慌的百姓,原本擔心戰爭之下會家破人亡慘死的遭遇,不需要再擔心了,不用再擔心了啊。
古代百姓對于戰爭的感觸很深,尤其是南云境內有許多早年從北方逃過來的人,數年之前狼族圍困曾經的南云京師,那一次的慘景簡直讓百姓頭皮發麻。
自古以來的圍城戰術,幾乎每一次都是人間慘劇。
封城,消耗,用時間不斷消耗城內存糧斷糧,最終達到兵不血刃的破城戰術。
城內的百姓會很慘……
如果不愿意‘人相食’,就得活活的被餓死。
……
這一次,臨安城內百姓原本也是這樣想的,因此在大唐軍隊剛開始圍城的時候,許多百姓都是抱著老婆孩子瑟瑟發抖。
他們不敢想象有一天吃掉自己孩子的慘劇。
在這種滿城恐慌的氣氛中,大唐皇帝的特賜恩典被通報,幾乎在短短半個時辰之后,已經傳遍了偌大一座臨安城。
南云的官員一眼就洞穿這份特賜的意圖。
然而可惜的是,只能乖乖選擇接受。
滿朝文武都知道這份特賜會讓百姓對楊一笑感恩戴德,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官員膽敢阻攔這份通報的傳播,反而全都要派出家丁下人出門幫著傳播,以此來給自己家族留下一條將來的后路。
至于留什么后路?
自然是大唐軍隊如果攻城,并且破城,到時候清掃門閥官員之時,他們可以把自家幫忙散播消息的事情作為救命稻草。
大臣們全都老老實實,皇帝趙構也得乖乖配合,于是在當天也下達了一份圣旨,特準城內百姓可以隨意出入臨安城。
遍數古往今來所有圍城之戰,絕對不會找到大唐和南云這次的例子,真的太古怪了,真的太離奇了……
城外十數萬大軍,將整個南云京師圍了水泄不通,看似殺氣騰騰,實則穩穩不動。
城內百姓民生,絲毫不受影響,尤其是隨著時間慢慢推移之后,南云這邊意識到大唐軍隊真的不會猛攻,于是,連古代守城最重要的城門一關給放開了。
現在的南云京師,每天辰時固定開啟城門,允許百姓出入,也允許商旅進出,守卒們從一開始的戰戰兢兢變得習以為常,每天會隔著老遠向大唐這邊的軍營抱拳表示感謝。
城內百姓可出城,附近的百姓可入城。
由于十幾萬大唐精兵在此的緣故,方圓兩百里之內的匪患全都溜之大吉,其中倒也有幾個膽子大沒有溜的團伙,暗地里打著趁亂發上一筆橫財的心思,哪知大唐騎兵一日之間橫掃,這些心存幻想的匪患盡皆殺絕。
現在的南云京師附近,用一句雞犬相聞形容并不為過,太安全了,竟然比以前所有的日子都安全。
……
漸漸的,所有人都看明白了一件事,即便是腦筋最愚笨之輩,即便是見識最淺薄的人,現在也能意識到,大唐根本不在意南云守軍會有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