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人物而,效忠之詞每天都會聽到,至于愿不愿意采信,存乎于一念之間。
如今的楊一笑早已不比從前,手腕比剛穿越那會老道了太多,他看著眼前這個官員,深知對方在迫切什么,倘若他這一刻對其稍加顏色,這官員必然會感激涕零。
然而,帝王之恩威恰恰在于令人難測。
因此楊一笑面色毫無變化,反而慢慢踱步離開了樓臺邊緣,似乎失去興致,生出離去之念。
身后官員頓時渾身顫抖,眼睛深處有著難以名狀的惶恐,而在惶恐的更深處,則是一抹晦暗無比的絕望。
這人以為自己失去了機會……
他原以為這是他畢生最大的機會……
他依舊跪在地上,神情黯然的低著頭,當楊一笑踱步離開之時,他甚至連出聲再爭取一下投效機會的勇氣都沒有。
似他這等士族出身之輩,深受上下階層涇渭分明之影響,雖然從小沒被灌輸過忠君愛國的思想,但是從小到大一直被教導要知進知退,尤其是面對上位者,必須保證足夠的謙卑。
上位者愿意賜下的,可以接著。
上位者不予恩典的,不可強求。
所以直到楊一笑已經走出老遠,這官員依舊乖乖跪在地上不動,或許是因為心中希望的破滅,他雙眸之中的黯淡更加晦暗了。
但也就在他心緒低落到極點的時候……
他忽然聽到了一聲淡而悠然的召喚!
“朕并非對你摒棄,而是對景色失了興致,起來吧,不用跪著!”
是洪武大帝的聲音,是洪武大帝讓他起身。
起來吧,不用跪著,最后這七個字,宛如天籟之音。
人只有在患得患失之下,才能明白從絕望到希望是多么讓人欣喜若狂。
這一刻,官員那晦暗如死的心緒瞬間活了過來,他感覺渾身難以抑制的顫抖,他明明自認為是個有城府之輩竟然忍不住眼淚噴薄而出。
……
原因很簡單,他知道自己終于獲得了機會。
以他的聰慧,豈能聽不出洪武陛下的聲音帶有溫勉之意?
果然,楊一笑的聲音再次淡然響起,似乎是自自語,又似乎是別有所指:“這煙雨樓上的景色,確實令人心曠神怡,然則當下乃是初春,難以得見煙雨迷離的景象,因此,朕雖心中難舍終當離去……”
“留一份美好愿景,許將來故地重游,三五年之后,或可一覽所愿也!”
聰明人之間的對話不需要明說,越是隱含代指越能體現話語中的深意。
楊一笑看似是在說煙雨樓,其實說的是當下整個南云,他說當下乃是初春時節,難以見到自己想見的煙雨迷離美景,實則是一種隱喻,意味著現在的大唐還不能吞下整個江南。
對于任何一個帝王而,放棄到嘴的肥肉都是一大遺憾,但是為了全盤的宏圖大計,卻不得不把這份遺憾壓下,因此楊一笑又說,他雖然心中難舍但是終當離去。
只不過雖然現在離去,卻又留下一份美好愿景,他說將來會故地重游,那時候或可一覽所愿,這個所愿要在什么時候達成呢,楊一笑很明確的給出了三五年之后的定論。
也就意味著,三五年之后大唐必然再起雄獅,那時候不會再接受南云的求和,那時候必然是一戰定鼎一口吞下。
而語深邃到極致的象征,恰恰便是這種悠然之間談吐,能聽懂的人會聽懂,聽不懂的人就沒資格獲得賞識。
為帝王者,當如此也!
如果是剛穿越那會的楊一笑,說話肯定不會如此的繞來繞去,即便眼下他已經做了皇帝,他對身邊之人也不會如此,但是,對于外人不得不如此。
這是太上皇老爺子幾次三番的嚴令,也是老爺子在位三十多年積累的帝王之術,一股腦兒教給了楊一笑,讓楊一笑越來越像個帝王。
……
那官員果然是個聰明人,幾乎在一瞬間就領會所有。
他沒敢立馬起身,而是仍舊跪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