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皇宮之前,長街人群擁擠,這一刻,堪稱萬眾矚目。
小虎頭領銜在前,劉伯瘟稍微落后半個身位,再后面則是三百多位使臣,龐大的隊伍緩緩向宮門接近。
同一時間里,南云皇宮門口的趙構微微抬腳,竟然主動走下臺階,以帝王身份做出迎接姿態。
雙方的距離在不斷接近……
終于,到了相互僅隔一丈遠!
劉伯瘟以微不可察的動作,輕輕推了一下走在前邊的小虎頭,低聲,且溫聲,鼓勵道:“去吧,別失了禮儀,不管如何,對方是一位帝王,況且,他輩分算是你的長輩,親自來迎你,你應該去答謝。”
“記住,行禮之時,無需拘謹,要落落大方,同時,也不要怯場害怕……”
“你是大唐洪武大帝的長子,這天下間沒有任何場面可以讓你怕,咱們大唐數十萬雄兵,你父皇麾下的文臣武將,都是你的后臺,都會為你沖鋒陷陣。”
“去吧!”
“去行禮!”
這一刻的劉伯瘟,哪還有一絲毒蛇的樣子,天下皆知他是一條毒蛇,誰敢相信他也有滿臉溫柔的時候。
在老劉的溫聲叮囑下,小虎頭略顯緊張的深吸一口氣,小家伙抬腳向前,走向了正對面的趙構。
這一刻,萬眾矚目……
“晚輩楊辰一,唐楊氏嫡長子,受父皇之命,承母后之囑,雖為出使正使,不忘長幼尊卑,雖兩國尚未和談,雖此際乃是國事,然則,晚輩想先以子侄之禮拜見……”
稚嫩的聲音中,小家伙緩緩下拜,脆聲道:“一拜,叔爺爺,祝您身體安康,二拜,叔爺爺,祝您萬事順心,三拜,叔爺爺,祝您子民祥和。”
嘩!
整個長街,一片嘩然。
這嘩然并不是因為刻意想滋擾,而是因為下意識吃驚引起的喧嘩,幾乎所有的百姓全都目瞪口呆,就連那些自詡精明的文人也瞠目結舌,誰也不敢相信,大唐嫡長子竟然用出了子侄之禮。
“天啊,我沒聽錯吧……”
“那位小殿下竟然喊咱們陛下叔爺爺?”
“莫非,莫非真如那些當官的所說,咱們和大唐是親戚,兩國之間這一次只是誤會造成的打架?”
歷來兩國之間交戰,敵對情緒總是難免的,無論來襲之國是不是正義一方,作為挨打一方被人堵在家門口打肯定會感覺窩火,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之天性,因此,不能用理性看待。
尤其是今天南云搞出隆重迎接大禮,更讓觀禮的文士乃至一部分百姓感覺憋屈,潛意識之下,對大唐的敵視情緒更重。
但是這一刻,敵對情緒忽然弱化了。
誰能對一個不滿十歲的生出怒意呢,誰能對一個甜甜喊長輩的孩子不滿呢,小虎頭那略顯稚嫩的脆脆聲音,以及知禮懂節的一番拜見,瞬間博取了無數人好感,讓人下意識的喜歡這個小家伙。
人只要心中生出偏愛,就會愛屋及烏忽視很多事,比如,這個小家伙是強勢大唐的嫡長子,又比如,這個小家伙其實是來南云拿好處的……
……
偌大的皇宮之前,觀禮者都在震驚,而作為被拜見的趙構,這一刻明顯也有些發懵。
“汝,咳咳,你,你剛才喊朕什么?”
“叔爺爺?”
“這稱呼是你父親專門叮囑你喊的嗎?”
趙構自己都沒有察覺到,他問話的語氣十分溫柔,其實他并不是個溫柔的人,甚至天性有些涼薄和冷淡,然而這一刻,他不自覺的對小虎頭頗為喜愛。
面對他的質詢,小虎頭微微仰起小臉,先是甜甜一笑,隨即脆聲回答,極為恭敬道:“回叔爺爺的話,這稱呼正是我父皇叮囑……”
“我父皇說,大人之間的隔閡不該牽扯到小孩一輩,你們大人鬧大人的,但是我們小輩要知禮懂節。”
“我父皇還說,他曾是云朝外戚,這是改不了的身份,天下人皆都知悉。”
“我父皇又說,雖帝王與帝王之間地位平齊,但是輩分一道卻是我華夏的傳統,不可躲,也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