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柴房門口!
噗通噗通噗通……
一連串的跪地聲音。
由于剛才幾個婦人在燒火,因此臉龐鬢角有些煙火色,看起來略顯滄桑,然而她們的眼神卻全都在放光。
跪下了,但是沒人敢說話,隱隱約約間,似有無聲的抽泣。
這是長久困頓之下的憋屈,忽然看到曙光乍現的激動,人容易哽咽,語不能出聲。
……
“唉!”
最終還是楊一笑首先開口,聲音之中透著暖意和溫和。
“都起來吧,無需跪著!”
“于朕而,這兩年見多了別人向我下跪,有人是出于畏懼,有人是出于禮節,有人是出于惶恐,也有人在跪下之時心存怨恨。”
“但是朕能看出來,爾等心里沒有任何怨恨,朕看到了你們眼中努力憋著的淚,朕感受到了你們心中由于激動而難以抑制的情感。”
“也許你們還不知道,朕這次微服南游本沒打算在士族之中泄露身份,按照朕原本的想法,只打算看一看底層的黎民……”
“然而,或許是上蒼給的一份特殊機緣,讓朕在無意之間,得知了士族之事,原來,底層士族過的也挺慘。”
“朕這個人,出身寒微,天下人都知道,朕從小是被嫂娘養大的,父母早亡,爺爺奶奶緊跟而去,可憐我那嫂嫂是個婦人,哪怕含辛茹苦但卻難以養活我,所以,朕從小吃的是百家飯……”
“也因此,朕養成了同情疾苦的性格。”
“只可惜,最初那些年太艱難,朕哪怕同情疾苦,但卻是愛莫能助。”
“以至于朕的心中苦痛難以表。”
“朕這不是唱高調,也不是自我吹捧,而是實實在在的見不得人間悲慘,總是為每一次的悲慘所見而心中堵塞。”
“那種堵塞,憋悶之極啊!”
“宛如心口壓著一塊大石頭,讓朕連喘息都感覺心里疼。”
“跟你們說點朕的事情吧……”
“曾經有一年,朕跟著嫂嫂在地里挖野菜,那一年的朕,才只有十歲。”
“而那一次,乃是初春,雖說是初春,但卻是春寒料峭,南方也許早已草木泛青,但是北方仍舊有積雪未化。”
“你們都是經過苦日子的人,朕見你們孩子吃的是野菜餅,因此推算,你們應該都有挖野菜的經歷,也因此,你們應該知道春寒之下很難挖到野菜……”
“但是,不挖不行啊!”
“家里斷了吃喝,連一粒糧食也沒有,為了能讓朕活著,嫂嫂只能帶著朕去挖野菜。”
“你們是江南人士,不曉得北方的春寒有多厲害,說的好聽點叫做春天已到,但對缺少寒衣的窮人而與寒冬沒有任何區別。”
“那一天,朕凍的瑟瑟發抖,亦步亦趨跟在嫂嫂身后,努力在積雪之中尋找著……”
……
小小一座院子之中,這一刻幾乎寂靜無聲,不但幾個婦人在聆聽,崔寒山等人也從屋里走了出來,連同那些侍衛,都在聆聽大唐皇帝的童年。
甚至就連腦子愚笨的王無敵,這一刻也顯得特別乖巧懂事,高大的漢子默默走上來,用身體護在楊一笑身邊,仿佛想要給予溫暖,又仿佛想表達什么。
顯然,這身高十尺的猛人也想起了幼年。
世間之疾苦,最能動心弦,哪怕是王無敵這種愚笨,也能體會到楊一笑的悲傷。
整個院子之中,唯有楊一笑的聲音在繼續……
“那年的倒春寒,冷的太過嚇人,村里家家戶戶都斷了炊,所以家家戶戶都在挖野菜,因此,本就稀少的野菜即便藏在積雪底下剛剛冒芽也會被人翻出來。”
“也因此,越發的難以尋找。”
“朕至今仍然記得,那一日的失落無助,當時天色已經黑了,嫂嫂帶著我仍舊兩手空空。”
“但是為了不讓朕餓肚子,嫂嫂仍舊堅持在雪里找……”
“朕算是從小就比較懂事的孩子,所以年雖十歲但卻能體諒嫂嫂的艱難,因此朕不像別的孩子那般抱怨,而是亦步亦趨跟在嫂嫂身后!”
“朕也在努力扒開積雪尋找野菜。”
“突然,朕的手掌仿佛觸碰到什么,很冷,很硬,由于天色已經擦黑,再加上朕小孩子天性中的好奇,故而忍不住繼續挖開積雪,想要看一看雪下面埋的是什么東西……”
“結果,朕看到了人間至慘的一幕。”
“那是一位婦人,已經凍斃于風雪,想來是個逃荒的女人,不知道因餓還是因凍所以死在雪中。”
“朕很驚慌,被尸體嚇了一跳,然而下一刻,朕的眼中抑制不住全是淚水。”
“只因朕看到,那婦人懷里竟然緊緊抱著一個孩子,哪怕她已經凍死了,但卻努力用胸口給孩子提供溫暖,而那個被母親暖在懷里的娃,也不知道已經在雪里埋了多久,竟然,竟然還沒有死……”
“那一年,朕才十歲,然而已經懂的人間疾苦,所以淚水抑制不住的洶涌。”
“讓朕沒想到的是,嫂嫂的表現很平靜,她輕輕撫摸朕的額頭,用最溫柔的話語在勸導我……”
“朕至今還記得嫂嫂說了些什么!”
“她說:細伢子啊,犯不著流淚,這就是咱們窮人的命,這娘倆的結局說不定哪天就輪到咱們。”
“她還說:細伢子,別哭,別哭,來,到嫂嫂懷里來,天太冷了,你可不要凍著。”
“她又說:細伢子,別同情,雖然這個娃娃還活著,但是咱們娘倆不能搭救他,嫂嫂養活你已經很艱難了,沒辦法再讓家里添一張嘴……”
“最后,嫂嫂的勸慰朕的聲音終于顯出哭腔,她默默流淚,卻轉頭不遠讓朕看到她抽泣,她假裝心硬如鐵的說,這孩子注定是個凍死的命,所以,細伢子你不要傷感……”
“雖然嫂嫂一遍一遍的哄勸朕,但是朕卻仍舊抑制不住的嚎啕,那一年,朕才十歲,眼睜睜看著一個母親凍死在雪地里,而她的懷里緊緊抱著一個不懂事的幼兒。”
“朕嚎啕,朕悲憤,朕仰天大吼,向蒼天發出質問……”
“那一天,朕的咆哮之聲很響,很響!”
“以至于村里以為我和嫂嫂出了意外,所以全村一起急匆匆的全都沖了過來。”
“他們全都聽到了朕的那一聲咆哮……”
“那一年,朕十歲,站于積雪之中,直問頭頂蒼穹!”
“為什么要如此,為什么要如此,既然給了朕的同情疾苦之心,為什么不給朕解救疾苦的能力,恨啊,恨啊。”
“村里人見我發瘋,都知道我又犯了毛病,因此齊齊涌上前來,滿腹擔心的哄勸我。”
“直到最后,村里的四爺發了話,既然細伢子見不得人間疾苦,那么那個雪里的小幼兒必須救!”
“救,必須救,哪怕村里再窮再苦,但是不能眼見一個幼兒凍死,尤其是,凍死在已經被凍死的母親懷抱中……”
……
伴隨著楊一笑的訴說,院子里幾個婦人全都抽噎,即便是崔寒山等人,也忍不住眼眶泛紅。
直到這時,楊一笑忽然長長一嘆。
他臉色似有欣慰,又似乎是一種滿足,輕聲道:“從那天起,那個孩子被楊家人帶回了村里,由于朕的一位堂兄是個壯勞力,屬于勉強可以在家里添一張嘴的情況,所以,就由四爺爺做主把那孩子交給了那位堂兄養。”
“爾等如果熟悉我大唐情況的話,現在應該猜到這個孩子是誰了吧?沒錯,他就是楊七郎,與朕的義子趙云并稱大唐雙英,如今乃是名震天下的絕世猛將……”
“按輩分,他其實并非朕的親侄子,如果按血脈,他甚至連侄子都算不上,但是,朕卻視他如親子。”
我的老天爺,竟然是楊七郎!
院子之中不論是幾個婦人又或者柳云和柳風,甚至就連崔寒山等人全都面帶不可思議。
殺神楊七郎的名聲,在當今天下能讓小兒停了夜啼,但倘若不是皇帝陛下親口說出楊七郎的來歷,有誰能想到他竟然是當初差點凍死的一個幼兒。
最主要的是,這幼兒并非楊氏的骨血啊。
然而,然而,如今楊七郎卻被陛下視作親侄子,甚至在封賜皇族的時候對這個侄子最厚待。
便在眾人的震驚之中,楊一笑的聲音再次響起,緩緩道:“朕這侄子,因朕而活,如果那年之時朕不曾生出同情,怕是他已經隨著母親凍死在雪中……”
“然則朕雖年幼,已然見不得人間悲慘,故而,他活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朕所獲的回報無比驚人……”
“現如今整個天下都知道,我那侄子堪稱是殺神在世,自朕白手起家那一天開始,這孩子每一戰全都沖鋒陷陣,橫掃披靡,莫有敢擋。”
“其實,他并不像趙云那般威猛,之所以他表現的威猛,是因為他為了朕而不惜拼命。”
“這孩子總是說,他的命是我給的,所以,他不在乎還給我。”
“九年前,密州板橋鹽場,那時朕為了養活流民,不得不暗地里去販私鹽。”
“當時朕麾下總共只有四五十個人,然而密州板橋的駐軍高達兩萬余,有一次運鹽之時由于走漏風聲,鹽隊被一支千人大隊圍住,若按常理而論,朕麾下那幾十人都得死。”
“結果,朕的侄子和義子悍不畏死,宛如發瘋一般,竟然把一千軍卒的圍堵撕開了口子。”
“當他們艱難回到老家時,無論七郎還是趙云全都渾身浴血,七郎身中一箭四刀,趙云差點被人砍斷了胳膊,朕心疼的淚流滿面,皇后更是抱著兩個孩子大哭……”
“然而你們知道這倆孩子是怎么說的么?”
“當時,七郎慘白著臉龐但卻滿是無所謂,吊兒郎當說,只要能幫到一笑叔,俺這條爛命算啥啊,一歲多的時候就該死了,是一笑叔叔把我從雪里救回來,所以,大不了就還給叔叔唄。”
“朕又是心疼又是生氣,恨他那個吊兒郎當不在乎生死的樣子,因此,重重抽了他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