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巖心里已經有底,道:“咱們現在去一趟玉明山,開你的車。”
玉明山風景區位于上川鄉,境內崇山峻嶺,層巒疊嶂,林繁葉茂,湖光十色,風光旖旎,其景色不亞于臨江縣。
正因為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上任縣委書記才斥巨資、舉高債開發旅游勝地,或許他也沒預料到搞旅游如此燒錢,投進去十幾億還有巨大窟窿,不得已停工,讓本來不富裕的金安縣更是雪上加霜。縣里欠下巨額債務不說,還把幾個老板給拖進去,苦不堪。
除了旅游資源,境內還探明有煤、鋁、錳、稀土等礦產資源,尤其是鋁礬土,儲量大得驚人,但奈何處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允許開發,只能望礦興嘆。
如果玉明山風景區開發出來,上川鄉的發展前景廣闊。可如今,依然是金安縣比較落后貧窮的鄉鎮,當地老百姓靠著種地為生,再無其他收入來源。
丁光耀來后,主抓的是福田鎮和禾川鎮這兩個老牌工業鄉鎮,想方設法奠定工業基礎,畢竟,工業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金安縣起步騰飛的經濟命脈。只有把產業鏈發展起來,才有可能發展其他產業。
至于玉明山風景區,至少目前沒有繼續開發的打算。燒錢不說,回報太慢,沒人敢愿意接手。
劉志民原先是上川鄉書記,他調到福田鎮后,金沙鄉鄉長鄒世強調任上川鄉副書記,主持日常工作。
這一調任,頗有深意。沒有直接給書記,而是主持工作。不是說鄒世強能力不行,他身上還有另一層身份,原縣委書記楊長春的秘書。
讓他到上川鄉,守住上任書記的爛攤子,如果不出事,扶正是遲早的事。要是節外生枝,恐怕連工作都主持不了。
作為上任書記的“遺物”,丁光耀沒有棄之不用,反而給他更好的平臺鍛煉。能不能把握好,完全靠自己。
丁光耀的朋友到玉明山,自然繞不開上川鄉。來的路上,喬巖琢磨了許久,權衡利弊后,還是給鄒世強打了電話。靠他一個人肯定不行,還得依靠地方支持。
到了玉明山景區門口,等候多時的鄒世強快步走過來,親自打開車門笑臉相迎,握著喬巖的手頗為激動道:“喬主任,有失遠迎,多多包涵啊。”
鄒世強三十五上下,算是鄉鎮書記里比較年輕的。當年,他和喬巖一樣,擔任縣委辦副主任,楊長春離開時,直接下來當了鄉長。作為前輩,喬巖沒有擺譜,笑著道:“鄒書記,太客氣了,你是前輩,以后還得多多關照啊。”
學校講究同學校友,工作后講究出處,同為縣委辦的人,自然要親切許多。不出意外,喬巖將來也是主政一方的領導,說不定比他混得還要好。鄒世強不敢怠慢,爽朗大笑道:“你關照我還差不多,年輕有為,將來金安縣的后起之秀,冉冉之星,哈哈。”
任超在一旁附和道:“你倆就別互相客氣了,都是未來的縣領導,以后升官了可別忘了拉老哥一把。別的本事沒有,后勤服務絕對把你們伺候好了,哈哈。”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