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北本來是圖個熱鬧來的,隨口一說:“干脆逛逛中學吧。”
“那不如這樣,魯中怎么樣?”
“魯中?”王小北一時沒反應過來。
“哎呀,就是早先的南師附中,在咱這兒可是數得上的重點高中。”
這話一出,王小北恍然大悟。
也是,改名換姓的事兒常有。
他爽快答應:“行,就去魯中看看。但不用麻煩你們了,我自己溜達過去就成。”
要是讓人家安排,還得耗時間等。
對方想了想,最終還是點頭。
王小北隨即打了個招呼,轉身離開。
邁出門外,看了一下,比起喧囂的北平,這里確實清靜許多。
雖說煩心事兒也不少,但總歸是好了些。
畢竟大半的人這會兒都去取經、交流經驗了。
走在街口寬敞的大路上,目光所及,無論是墻頭、電線桿,處處可見標語橫幅。
火車站不比后來建在玄武湖畔的,它緊挨著江邊,最初是為了便利河運而設。
溜達了一會兒,他找到停車的地方,推車準備上路。
路上簡單問了問,得知夫子廟離這里還有十幾公里的路程。
想想實在偏遠,最終放棄了前往,免得自尋煩惱。
如同北平,此時的城市也沒有摩天大樓的林立景象,多數仍是民國時期的建筑遺留。
但與北平滿目四合院不同,這里的建筑風格更加多樣,古色古香與西式洋樓交相輝映,別有一番風味。
蹬著自行車拐進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王小北望著滿眼的“東風”“紅星”招牌。
不由得嘖聲連連,徑直往一家門面挺大的鋪子去了。
這家店面敞亮,紅日餐館。
早年名號已經無從考證。
到了這兒,怎能錯過招牌菜桂花鴨?
是這兒的地道風味。
推門而入,里頭同樣是滿墻的口號標語。
店員們瞅見他這身行頭,不禁一哆嗦,連忙小跑過來,用一口地道的本地腔打著招呼:“為……服務,同志,您是來吃飯的吧?”
王小北隨口應了,環視一圈后,淡淡地說了句:“是的。”
隨即抬頭望向墻上木牌列出的菜品,問了句:“葷菜都得憑票嗎?”
雖說在北平里,眼下葷菜大都不用票了。
但聽外頭來的學生講,許多地方還是要票。
尤其是偏遠的地方,票比啥都金貴。
店員看著他,笑瞇瞇地解釋:“豬牛羊肉得票,別的就不用了。”
王小北點頭道:“那好吧,來半只桂花鴨,加一份松鼠鱖魚,再上個四季豆,米飯三兩。”
這一頓價格不菲,單是鴨子就得六塊錢,松鼠鱖魚一塊八,加起來快八塊錢了。
對王小北而,這數目還不至于肉疼,可對一般人來說,卻是大半個月的菜糧錢。
店員略顯遲疑地瞅了他一眼:“那個……咱們這兒,得先付錢跟票。”
望著對方臉上那抹糾結,王小北從口袋里摸出錢票。
隨后找了張桌子坐下。
沒過多久,菜就被端上了桌。
王小北不慌不忙地拿出一瓶酒,自得其樂地小酌起來。
夾起一片桂花鴨輕咬一口,心中暗暗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