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映照著如同地獄般的薩摩海灘。
漢軍艦隊緩緩后撤一段距離,但依然虎視眈眈,仿佛一頭舔舐傷口、準備再次撲擊的猛虎。
岸上的倭寇則筋疲力盡,驚魂未定,看著海面上依舊龐大的漢軍艦隊和密密麻麻的燈火,無人敢放松警惕。
村野治保望著退去卻并未遠走的漢軍,長長松了口氣,卻又感到無比沉重。
他堅信自己擋住了漢軍主力的猛攻,但也付出了慘重代價。
村野治保轉身對副官道:“漢軍銳氣已挫,明日必會再來!嚴加防范!另外……再給平安京送信,告訴他們,若援軍再不到,薩摩若失,責任全在他們!”
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和他的主力艦隊被牢牢釘在薩摩海域時,另外四支漢軍利刃,已經趁著這場驚天動地的佯攻創造的時機,悄然駛向了倭國本土其他毫無防備或防御薄弱的海岸線。
劉如意與項軒的佯攻,以鮮血和勇氣,完美地奏響了大漢東征的序曲,也為自己贏得了“薩摩之虎”的威名。
真正的風暴,才剛剛開始醞釀。
――
薩摩海域的血戰正如火如荼,漢軍佯攻的聲勢滔天,成功地將村野治保的主力乃至其全部注意力都牢牢釘死在那片焦灼的海灘上。
硝煙、火光、震天的喊殺與垂死的哀嚎,構成了最好的掩護。
在對馬島西南方一處隱蔽的海灣里,另一支艦隊正如同潛伏的獵豹,安靜地等待著出擊的訊號。
這是項軒率領的奇襲偏師――二十艘經過特別挑選的快船,包括十艘改進型走軻、五艘艨艟以及五艘負載能力較強的運輸船,以及精心選拔的五千漢軍銳士。
這些士卒甲胄輕便,卻裝備精良,人人面帶殺氣,眼神中充滿了對戰斗的渴望和對主將項軒的無條件信任。
項軒矗立在為首的快船“破浪”號船頭,玄色重甲在昏暗的光線下幾乎與夜色融為一體,唯有那桿佇立身旁的丈八長矛,偶爾反射出冰冷的光澤。
他如同一尊沉默的鐵像,目光如炬,死死盯著博多灣的方向,海風吹拂著他盔纓,卻吹不散他周身那股凝如實質的戰意。
一名傳令兵乘小舟飛速趕來,壓低聲音稟報:“項將軍!趙王殿下令:薩摩敵已被牢牢吸引,將軍可按計劃行動!祝將軍旗開得勝!”
項軒眼中精光爆射,猛地一揮手,聲音低沉卻斬釘截鐵:“傳令!起錨!揚帆!目標――博多灣!全速前進!”
沒有震天的戰鼓,沒有喧囂的吶喊。
二十艘戰船如同幽靈般悄然駛出隱蔽點,借著漸濃的夜色和海風,船槳整齊劃一地破開水面,向著東北方向的博多灣疾馳而去。
船上的將士們緊握兵刃,檢查弓弩,空氣中彌漫著大戰前令人窒息的寂靜和壓抑的興奮。
玄海的海流頗為湍急,夜色深沉,能見度極低。
這對于奇襲者而,既是挑戰,也是最好的保護。
項軒站在船頭,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直覺,不斷下達微調航向的命令,引導著艦隊如同一支離弦的暗箭,精準地射向目標。
博多灣,自古以來便是倭國對外交流與防御的重要門戶,港灣條件優良,水深港闊。也正因如此,歷史上此地屢遭兵燹,倭人在此筑有些許防御工事,平日里也有水軍巡邏。
但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西南方向薩摩那場“主力決戰”所吸引,博多灣的守備,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松懈。
“將軍,前方發現微弱燈火,應是博多灣入口的警戒哨塔!”
斥候t望過后,低聲回報。
項軒瞇起眼睛,遠遠望去,只見幾點星火在夜幕中搖曳,顯得無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