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猝不及防,后方大亂。樊噲趁機揮軍猛攻正面,一舉拿下營寨。
又一次,行軍途中遭遇一支人數相當的倭寇援軍。
樊伉不待父親下令,主動率騎兵發起沖鋒,身先士卒,直插敵陣中央,將倭寇隊伍攔腰截斷,打亂了敵方陣型,為父親主力圍殲創造了絕佳機會。
樊伉的勇猛和機敏贏得了全軍上下的敬佩,也讓老懷大慰的樊噲頻頻點頭:“這小子,比他老子年輕時還滑頭!是塊好料!”
父子二人默契配合,樊噲穩坐中軍,掌控全局,制定大致攻擊方向;樊伉則時常作為先鋒尖刀,靈活應對,摧城拔寨。
八千漢軍在他們帶領下,爆發出的戰斗力遠超人數本身,真正做到了“如入無人之境”。
樊噲父子狂飆猛進,短短數日之內,竟連續攻克、焚毀大小城寨、據點二十余處!兵鋒最近時,甚至威脅到了山口地區的核心城鎮。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伴隨著無數逃難的倭寇和百姓,瘋狂地向四周擴散。
“不好了!漢軍從山口殺來了!”
“到處都是漢軍!數不清有多少!”
“他們打下了幾十座城!領頭的是個黑臉老將和一個年輕煞神,勇不可當!”
“漢軍主力不是在薩摩嗎?怎么這里又有這么多?”
恐慌以驚人的速度蔓延。倭國后方徹底陷入了混亂和巨大的恐懼之中。
各地守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完全無法判斷漢軍的主攻方向到底在哪里,更無法得知這支深入腹地的漢軍究竟有多少人。
原本可能派往薩摩或博多的援軍遲疑不前,紛紛收縮自保。
各地的防御計劃被打得七零八落,村野治保和天皇收到的戰報充滿了矛盾和不實信息,一會兒說漢軍主力出現在山口,一會兒又說發現漢軍偏師逼近某處要地,讓他們根本無法準確判斷局勢,排兵布陣更是漏洞百出,左右掣肘。
樊噲父子的這趟瘋狂奔襲,超額完成了劉盈賦予的任務。
他們不僅成功攪亂了敵后,更是將倭寇的整個防御體系攪得天翻地覆,人心惶惶。
他們像一把燒紅的尖刀,在倭國這塊油脂上狠狠劃過,留下了一道深刻而焦糊的傷痕。
八千勁卒,二十余城,疾風驟雨,鐵蹄裂土!
舞陽侯父子的威名,伴隨著“漢軍無處不在”的恐怖傳說,徹底震撼了整個倭國本土。
這場經典的閃電突襲,為大漢東征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成為了軍事史上的一次傳奇。
――
就在樊噲父子于本州島山口地區掀起腥風血雨,攪得倭寇后方天翻地覆之際,另一路肩負著同樣重要使命的漢軍,在老將李廣的率領下,已然將目光投向了隔海相望的四國島――那片以山川險峻、民風彪悍著稱的土地,土佐藩。
對馬島軍議之上,劉盈的話語仍在李廣耳邊回響:“李將軍,土佐藩防御相對薄弱,且其民風與倭國中樞素有隔閡,此乃天賜之隙!朕予你一萬精兵,務要以雷霆萬鈞之勢,猛沖猛打,以武力懾服之!不管是山頭、海灘還是城池,朕要你在四國島上,為漢軍扎下一顆釘子,站穩腳跟!你可能做到?”
“末將若不能在土佐撕開一道口子,提頭來見!”
李廣當時的回答,聲若洪鐘,擲地有聲。如今,誓猶在耳,戰船已抵近四國南岸。
李廣站在船頭,須發雖已花白,但腰板挺直如松,眼神銳利如鷹,凝視著前方那片逐漸清晰的、山巒起伏的海岸線。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