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朝鮮,都沉浸在一片畸形的繁榮狂歡之中。
農民們不再關心田地里的稻谷,許多農田早已改種人參或荒廢,他們只關心參圃的長勢,討論著又能從漢商那里換來多少金銀。
即使有些人種植人參失敗,血本無歸,但之前拿到手的漢商“訂金”也足以讓他們渡過難關,甚至還能嘲諷一句:“漢人真是蠢,白送錢!”
他們全然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糧食安全命脈,已經完全握在了漢人手中。
而在漢軍秘密控制的據點里,則是另一番景象。
白天,他們是笑容可掬、一擲千金的“傻商人”;到了夜晚,則迅速變回紀律嚴明的鐵血戰士。
在劉盈的親自督促下,他們利用夜深人靜的時刻,在山谷、林間秘密操練,磨合陣型,演練巷戰、攻堅。
對衛滿及其政權的蔑視,對朝鮮人嘲弄的憤怒,都化為了刻苦訓練的動力。
戰斗的渴望,已經在每一個漢軍士卒心中燃燒到極致。
劉盈冷靜地觀察著這一切,計算著時間。
終于,漢軍迎來了那個等待已久的時刻――秋收。
朝鮮的田野里,沒有往年金燦燦、沉甸甸的稻浪,只有一片片稀稀拉拉、參差不齊的人參苗,或是徹底的荒蕪。
秋風掠過,帶來的不是稻香,而是一種令人不安的蕭瑟。
大漢的“商隊”們,在同一時間,非常有默契地停止了所有的糧食收購和低價售糧活動。
原本熙熙攘攘的市集,突然變得冷清。
一種隱約的不安,開始像瘟疫一樣,在依賴漢商糧食供給的朝鮮城鎮中蔓延開來。
劉盈站在據點高處,遠眺著這片被他用金錢和計謀精心“滋養”了半年的土地,目光冰冷如鐵。
“是時候了。”
他輕聲說道,仿佛死神揮下鐮刀前的低語。
“傳令各部,按計劃行動。收割,開始。”
這場以國家為棋盤、以經濟為武器、精心策劃了半年的滅國之戰,終于拉開了最后的序幕。
狂歡的盛宴已然結束,饑荒的陰影和戰爭的鐵蹄,即將成為朝鮮大地的主旋律。
――
秋風蕭瑟,吹過朝鮮的田野山巒,帶來的不是豐收的喜悅,而是刺骨的寒意。
往昔此時,應是稻浪翻滾,谷倉漸盈,如今卻只見荒蕪的田埂和零星枯黃的人參苗。
最初的不安,是從城鎮市集開始的。
家里的存糧早已在過去的半年里,被“精明”的朝鮮人賣給了高價收購的漢商,換成了沉甸甸卻無法果腹的錢幣。
如今秋收無望,人們習慣性地提著錢袋,走向那些曾經日夜喧囂、低價售糧的漢商貨棧,準備像往常一樣購買日常口糧。
然而,他們看到的卻是緊閉的大門,或是門口懸掛的“今日無糧”的木牌。
偶爾有一兩家開門營業,價格卻高得令人咋舌,幾乎是往日低價時的十倍、數十倍!
而且,每人每日限購一升,售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