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由光影構成的紅后宛如夢幻精靈般出現在林風面前。
她小手優雅一揮,一塊塊光屏瞬間在林風眼前浮現,上面密密麻麻地羅列著各種復雜的數據、精細的圖紙以及詳細的進度情況:
“實驗型的穿梭機已經成功生產出來,但目前它還存在不少問題。
故障率偏高,就像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時不時鬧些小脾氣;能量續航也不穩定,仿佛飄忽不定的云朵;加速過程中更是會劇烈抖動,如同遭遇地震一般。”
“按照目前的研發進度估算,預計得在48天17個小時后,才能將這些弊端統統解決,把它完善為第一代地表穿梭機。”
這所謂的地表穿梭機,是林風和紅后心血的結晶,一種低空飛行的特殊交通工具。
以紅后所掌握的先進科技水平,復刻和平時代人類的交通工具,本非難事。
但是,車輛這類路面交通工具,局限性太大,速度又慢得像蝸牛。
而且隨著黑霧無情侵蝕,異化植物肆意生長,城市之外許多地方的路面都被破壞得千瘡百孔,因此車輛方案直接被排除。
至于飛機,除了直升機外,民用客機和軍用戰機雖說速度勉強達標,但對起降場地要求苛刻,存在諸多不便,同樣被林風否決。
直升機呢,又有著速度過慢、裝載量和承載量欠佳等毛病。
于是,林風和紅后決定另辟蹊徑,結合汽車、直升機和戰機的優點,研發一款適合末世環境,能夠滿足多種需求的交通工具,地表穿梭機便應運而生。
地表穿梭機的速度相當可觀,最高時速能接近一千公里每小時,猶如天空中快速掠過的流星。
它采用垂直起降方式,對起降場地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大致平整就可以。
而地表穿梭機的運輸量也頗具特色。
按照林風的構想,小型地表穿梭機的運輸量,大概能搭載十個人左右,定位類似和平時代的家用汽車,小巧靈活;中型地表穿梭機的運輸量,大約在五十個人左右,就像和平時代的公交車,能夠承擔一定規模的運輸任務;大型地表穿梭機的運輸量更是驚人,大概能承載兩百個人左右,其定位相當于和平時代的民用飛機和輪船,具備強大的運力。
當然,地表穿梭機的型號并非難題。
只要解決了紅后剛才提到的那些問題,所謂的型號差異,不過是對穿梭機機體進行簡單的縮小和擴大罷了,并不存在實質性的技術障礙。
要是林風有需求,哪怕生產出只能承載幾人的微型穿梭機,或者是足足能承載幾千人的巨型穿梭機,都不在話下。
比如說此刻,實驗型號的地表穿梭機,便是以中型穿梭機為目標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