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針對于這個問題,關明知已經替宋思銘考慮到了。
    “今天晚些時候,市公安局會對外發一個公告,對聚興建工的黑惡問題,進行一個簡單的說明。”
    不等宋思銘詢問,關明知便主動說道。
    “那真是太好了。”
    宋思銘喜出望外。
    公告其實就是定性。
    有了這個公告,瀾滄縣交通局就可以有理有據地開啟二次招標流程。
    不過,關明知急著發這個公告,也不全是為了宋思銘,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除外部因素,對案件的干擾。
    聚興建工這么多年,干了那么多規則之外的事,卻始終安然無恙,背后沒有保護傘,是不可能的。
    如今出事了,肯定會有人出來,幫聚興建工說情。
    但以關明知和局長閆勝利的性格,無論是哪位領導來說情,都沒用。
    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不愉快,干脆一紙公告堵上了某些人的嘴,讓那些人認識到,聚興建工的案子,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和關明知通完電話后,宋思銘立刻給瀾滄縣交通局局長李金水打了一個電話。
    李金水一直關注著事態的發展。
    瀾滄縣公安局,把聚興建工的人放了以后,李金水還以為招標的事,只能以聚興建工中標告終,甚至已經通知相關人員,明天一早,就宣布聚興建工是此次城王路改擴建工程的中標者。
    卻不想,峰回路轉,在最后時刻,市公安局出手了。
    只能說,在青山這塊地界,宋思銘還是罩得住的。
    宋思銘想干的事,就沒有干不成的。
    而這都是由宋思銘能夠調動的資源決定的。
    “那接下來就簡單了,等市局的公告一出,我就通知那些原來有意競標的企業,參加二次招標。”
    李金水在電話里回復宋思銘。
    “不光要通知原來有意競標的企業,還要有正式的文件,對外說明,這次招標所出現的意外,確保二次招標程序合規。”
    宋思銘提醒李金水。
    “明白,明白。”
    宋思銘不提醒,李金水也知道該怎么做。
    他參與過的招標活動,沒有一百次,也有八十次了,以前甚至出現過中標企業,沒辦法繼續承建工程的情況。
    相比之下,這一次,中標結果都沒有宣布,處理起來,更加簡單。
    “對了,宋書記,我怎么聽說您要到市文旅局當局長助理呢?”
    二次招標的事說完,李金水試探著問宋思銘。
    “消息傳得這么快嗎?”
    宋思銘驚訝道。
    要知道,任命文件,明天才能下來。
    “您還真要去市文旅局啊?”
    李金水沒想到,傳竟是真的。
    他還想趁著這次修路,好好跟宋思銘搞好關系,以求未來,宋思銘上去之后,能拉他一把呢!
    結果,關系還沒搞好,宋思銘先上去了。
    以后,宋思銘不在瀾滄縣了,他也就失去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機會,著實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