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邱景陽的計劃里,在王寨鄉建立實訓基地,與人工智能大模型進行深度產學結合,只是第一步。
    他的終極目標是把戴浩淼院士,挖到江北大學。
    讓戴浩淼院士成為江北大學人工智能學科的帶頭人。
    不過,這一終極目標,他暫時還沒有向任何人透露。
    因為透露得越早,阻力就越大。
    最好是神不知鬼不覺之間,就把事情辦成了,讓某些人想攔,也沒法攔。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宋思銘至關重要。
    通過從各個渠道的了解,戴浩淼之所以選定王寨鄉,作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落地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宋思銘這個人。
    這也意味著,宋思銘對戴浩淼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只要宋思銘竭力相助,挖動戴浩淼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而另一邊的宋思銘,隱約之間,也能看出,實訓基地,產學結合,只是邱景陽的第一步棋。
    畢竟,只是如此的話,根本用不著邱景陽親自來這一趟,來一個副校長,就能把這些事都辦了。
    超出常規,自然是另有深意。
    而這個深意,除了戴浩淼,宋思銘根本想不出其他。
    所以,他干脆直接把戴浩淼請過來,讓邱景陽與戴浩淼當面交流。
    座談結束之后,按照既定行程,邱景陽一行先來到王寨鄉中心校,對江北大學支教團進行慰問,同時,還捐贈了一批辦公用品和學習用品。
    第一個行程結束后,是第二個行程。
    第二個行程是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建設工地,進行參觀,參觀過程中,戴浩淼院士和沐可欣,趕到現場。
    “邱書記。”
    “戴院士。”
    “沐總。”
    宋思銘為雙方做了介紹,雙方打招呼。
    戴浩淼隨后解釋,“其實,我原本上午九點就能到,但是飛機晚點,到江臺機場的時候就已經八點了。”
    “應該我去京城拜訪您的,還辛苦您親自跑這一趟。”
    邱景陽對戴浩淼非常客氣。
    “小宋跟我說,這次邱書記過來王寨鄉,主要目的是籌建實訓基地,讓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踐,這是真正的教書育人,我是絕對不能落后的。”
    戴浩淼深知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他的團隊,現階段就有一些青黃不接。
    由于國科院的用人機制,他培養的好幾個博士生,都沒能留在國科院,繼續從事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
    除此之外,國科院的工資薪金水平較低,一些本來留在國科院的,也心生去意。
    要知道,國內一線的人工智能公司,年薪都是百萬起步,還有安家費,科研啟動資金等等。
    相比之下,國科院的待遇以及前景顯得毫無競爭力。
    眼看著團隊中的骨干走了一個又一個,戴浩淼也很無奈。
    他現在屬于知道問題在哪,但卻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每天都為無人可用發愁。
    由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工程建設剛剛開始,可以參觀的地方,實在不多,現場參觀環節不到半個小時就結束了。
    此時,也到了午飯之間。
   &nb-->>sp;午飯在王寨鄉的食堂解決。
    吃飯的時候,宋思銘提及古墓發掘的事。
    “這個簡單,我回頭跟霍教授溝通一下,哪怕霍教授暫時沒時間,也可以先讓他的團隊過來幫著發掘。”
    邱景陽沒有任何猶豫,直接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