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銘立刻接聽。
    “謝宏宇現在正好在江臺,不過今天已經安排了,要明天中午才能騰出時間。”
    何榮光告知宋思銘。
    “明天中午,榮光書記,能不能辛苦你到江臺一趟?”
    宋思銘馬上問何榮光。
    何榮光和謝宏宇是發小,他和程奎,和謝宏宇說一百句,也不如何榮光和謝宏宇說一句。
    還是何榮光直接出面比較好。
    “你不說,我也得到江臺啊!”
    “明天一早我就出發,十點之前到江臺。”
    何榮光對宋思銘說道。
    按照家里給他規劃的晉升路線,當前的紀委書記只是一個過渡,很快,他就會跳出紀檢系統,所以,有些事必須提前參與,提前熟悉。
    “我和程市長住在江北大學中山路校區對面的學府酒店。”
    宋思銘告知何榮光。
    “行,我明天先到學府酒店,匯合之后去見謝宏宇。”
    何榮光回答道。
    這一次,宋思銘開了免提,通話內容,旁邊的程奎聽得一清二楚。
    等那頭的何榮光掛了電話,宋思銘對程奎說道:“謝宏宇這邊應該沒什么問題了。”
    “是。”
    程奎微微點頭。
    先不說何榮光與謝宏宇是發小關系,只要謝宏宇知道何榮光的爹是誰,就不可能不給何榮光面子。
    以后,他也得和何榮光多親多近,多給何榮光面子。
    下午沒有安排,是自由活動時間。
    程奎已經很長時間沒回家了,出了江北大學,程奎也沒有酒店,直接打了個車,回家看望老爺子去了。
    宋思銘無事可做,躺在酒店休息。
    剛躺了一會兒,他就接到了運河開發公司總經理邊泰和的電話。
    邊泰和是向宋思銘匯報,運河景觀帶更改設計的事。
    張家墳古墓發掘時間延長,再按照原方案施工,很難趕在市領導要求的期限前完工。
    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更改設計。
    “宋局,目前設計單位給了兩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青吟樓片區一切從簡,不額外設計建筑,改成一個休閑廣場,周邊輔以花草樹木,這樣的話,就算張家墳古墓,一年挖掘不完,也沒有影響,那一片單獨隔離出來,什么時候完事了,什么時候回填硬化就可以了。”
    邊泰和先向宋思銘說明第一個方案。
    “休閑廣場……”
    其實,這個方案,宋思銘自己就想過,之所以沒有說,是覺得這個方案,有點過于簡單了。
    運河景觀帶三樓一寺,整體上是古城風格,其他兩樓一寺,都是成片仿古建筑,偏偏到了青吟樓成了休閑廣場,會給人一種突兀,甚至是爛尾工程的感覺。
    除此之外,青吟樓是三樓一寺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無需重建的古建筑,按道理,這里應該是整個運河景觀帶的核心才對。
    最核心的地方反而最沒有設計,難免引人詬病。
    “第二套方案呢?”
    宋思銘并沒有急著評價第一套方案,轉而就問邊泰和第二套方案。
    “第二套方案是以張家墳初唐-->>古墓為基礎,建一座大運河博物館。”
    邊泰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