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三十年前,引入了純國產化年產三十萬噸合成氨裝置,才一躍-->>成為國內化肥產業的龍頭。
    而促成這件事的,就是時任江北省省長的程萬山。
    當時的程萬山也是頂著巨大的壓力。
    因為,在此之前,國內三十萬噸級別的合成氨裝置,都是從國外引進,累計引進三十二套,花費上百億美元。
    這意味著,市場層面,并不看好國內技術,對國產化裝置,沒有信心。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需要極大勇氣的。
    而程萬山最不缺的就是勇氣。
    結果就是青山大化的國產化裝置,取得了極大成功,以此為始,國內的合成氨產業全面邁入國產化時代。
    參加青山大化新廠區奠基儀式的時候,青山大化的負責人,著重講述了這段歷史。
    有這段歷史做基礎,禮物也就好找了。
    宋思銘打開筆記本電腦。
    很快,就從筆記本電腦里,找出了一張照片,那是三十年前,青山大化三十萬噸國產化合成氨裝置試車成功的照片。
    由青山日報提供。
    青山日報報道青山大化新廠區奠基儀式,由于市長梁秋香參加了奠基儀式,新聞稿和相關配圖,需要市政府辦審核,而宋思銘就是那個審核人。
    宋思銘所住的酒店,在江北大學對面。
    大學周圍最不缺的就是文印店,宋思銘找了一家文印店,將老照片打印出來,又加了一個相框,這才打車前往程萬山的住所。
    程萬山的住所位于江臺市中心的南江公園旁邊,是一座面積不算大的四合院,鬧中取靜,樸素典雅。
    宋思銘到的時候,門口已有專人等候。
    確認宋思銘的身份后,直接把宋思銘帶進了正房堂屋。
    堂屋里,程萬山居中而坐,程奎陪在一側。
    “程老,小宋書記到了。”
    聽到提醒,程萬山抬起頭,望向宋思銘。
    別看程萬山已經八十多歲了,一雙眼睛仍是爍爍閃光。
    目光交匯,宋思銘緊走幾步,來到程萬山面前,躬身打招呼,“程老,我是宋思銘。”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程萬山面帶微笑地說道:“我這段時間,聽的最多的一個名字就是宋思銘,比聽程奎的名字都多。”
    “程老,你這么說,我可要驕傲了。”
    見程萬山語氣輕松,宋思銘也開起了玩笑。
    “你要是驕傲,早就驕傲了,不會等到現在。”
    程萬山讓宋思銘坐在另一側。
    宋思銘則是拿出自己準備的禮物。
    “程老,我帶了一件禮物給您。”
    宋思銘說道。
    “程奎,你沒告訴小宋,什么都不要帶嗎?”
    程萬山還以為是那種尋常的禮物,轉而責怪起程奎。
    “程老,你別誤會,我這個禮物不是古玩字畫,也不是人參鹿茸,一共就花了二十塊錢,絕對不違反原則。”
    宋思銘說著,打開包裝,將相框拿出來,雙手送到程萬山面前。
    “這是青山大化三十萬噸合成氨裝置。”
    雖然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十年,但程萬山還是一眼認了出來。
    “對,這張照片拍攝于青山大化國產三十萬噸合成氨裝置,試車成功的那天。”
    宋思銘做出解釋。
    “小宋,你有心了!”
    程萬山輕撫著照片,感慨萬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