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
    袁瀚海就是因為丹霞的某些人大搞潛規則,才轉道青山,現在丹霞的人追到青山,肯定是想把袁瀚海請回去。
    “他們見著袁董了嗎?”
    程奎如臨大敵。
    宋思銘跟他說過袁瀚海老家是丹霞的,上學的時候,受了很多鄉親的接濟,這才想著回老家,幫助老家發展。
    有這一層關系在,萬一袁瀚海心一軟,又回丹霞了,那他們不是白折騰了?
    “袁董沒見他們。”
    “但看意思,他們是要打持久戰,房間直接訂了一周。”
    劉悅說道。
    “思銘,你怎么看?”
    程奎轉頭問宋思銘。
    “也不用太把丹霞當回事,信任一旦崩塌,就很難再建立,我們要做的就是用誠意,打動京海集團。”
    宋思銘回答道。
    “是這個道理。”
    程奎微微點頭。
    就像宋思銘說的,信任這個東西,失去了就很難在找回來了。
    把他放在袁瀚海的位置,哪怕丹霞開出再好的條件,他也不會回去。
    誰能保證丹霞,不是以退為進,關門打狗?等項目落地,跑不了了,再繼續搞潛規則,哭都沒地哭去。
    很多地方招商引資困難,就是因為存在太多這樣的負面案例,導致企業敬而遠之。
    所以,招商引資的核心,還是改善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好了,都不用賣力吆喝,項目自己就找上門了。
    隨后,宋思銘,程奎,錢濤,白斌,劉悅進入瀾滄廳的小廳。
    六點整。
    袁瀚海帶領著京海集團的一眾高管,準時出現。
    “袁董,我給你介紹一下。”
    袁瀚海就是奔著宋思銘來的,宋思銘自然要履行自己的職責。
    “青山市委常委,副市長,程奎。”
    宋思銘先介紹程奎。
    “程市長。”
    袁瀚海立刻和程奎握手。
    “感謝袁董能想著青山,也感謝袁董能夠回到青山。”
    程奎姿態放得很低。
    袁瀚海就是因為在丹霞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才來到青山,他自然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青山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在這里生活了八年,我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我很希望為青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袁瀚海回應道。
    “袁董力所能及的事,必然是大事。”
    “我先代表青山六百萬老百姓,謝謝袁董。”
    程奎笑著說道。
    “青山市商務局副局長,錢濤。”
    “青山市招商局商務局招商辦公室副主任,劉悅。”
    宋思銘接著又介紹錢濤,劉悅。
    他們兩個都是配角,臺詞沒有那么多,只是簡單打了一個招呼。
    等介紹到白斌的時候,袁瀚海擺擺手說道:“小白就不用介紹了,十年前我就認識小白了。”
    白斌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在市委辦秘書二科,而袁瀚海也在市委辦秘書二科,兩個人是真正的低頭不見抬頭見。
    “現在是白主任,商務局辦公室副主任。”
    宋思銘還是說了一下白斌的職務。
    “白主任好。”
    也算故人重逢了,袁瀚海和白斌熱情握手。
    隨后,袁瀚海又將京海集團的一眾高管簡單介-->>紹了一下,一水的名校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