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了解袁瀚海的履歷,袁瀚海在青山市委工作過八年,這次從丹霞離開直奔青山,意味著已經提前跟青山方面溝通好了,按理說,應該不會存在太大的分歧才對。
    他派郭和平去青山,很大程度上,也是死馬當活馬醫,并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回來的路上,我托在青山政府部門工作的朋友打聽了一下,京海集團是想在青山的豐瑞縣,投資建設倉儲中心和轉運中心,但是,豐瑞縣出了問題,就在昨天,青山市紀委,政法委,公安局,檢察院,抽調精干人員組成了聯合調查組,調查豐瑞縣所存在的各項問題,京海集團的離開,大概率與此有關。”
    郭和平這個市政府辦主任也不是白當的,知道市長石宏熙肯定會刨根問底,所以,提前做了功課。
    把能打聽的情況,都打聽了。
    “豐瑞……”
    “豐瑞縣和柔上縣接壤吧!”
    但石宏熙的關注點,并不是豐瑞的問題,而是豐瑞的地理位置。
    “對,豐瑞縣和柔上縣接壤。”
    郭和平確認道。
    “那袁瀚海的老家袁秀才村,離著豐瑞縣多遠?”
    石宏熙問道。
    “我查一下。”
    郭和平拿出手機,在地圖上搜索袁秀才村,很快就有了結果,“袁秀才村靠近豐瑞縣,按邊界線算的話,距離豐瑞縣只有五公里,距離豐瑞縣城十五公里。”
    聽到這個距離,石宏熙心里一下有底了。
    “看來我們這位袁董還是心系家鄉。”
    “哪怕要把倉儲中心和物流中心建在青山了,也沒有忘記家鄉父老。”
    石宏熙分析道。
    “那我們還有機會?”
    郭和平也反應過來。
    “肯定有機會。”
    石宏熙說道:“訂最早的去京城的機票,我們直接去京海集團總部。”
    “好。”
    郭和平連連點頭,但很快,他又提出一個問題,“要不要通知金副市長,讓金副市長一起去?”
    京海集團在丹霞投資本是板上釘釘的事,之所以不辭而別,就是因為金寶昌強制推銷他小舅子的物流園。
    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想挽回京海集團,金寶昌理應拿出一個態度。
    “不必了。”
    石宏熙卻擺擺手,說道:“不用他。”
    一個“不用他”,也表明了石宏熙對金寶昌的態度。
    在石宏熙看來,金寶昌完全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而且還死不悔改。
    袁瀚海帶著人負氣離去,轉道青山后,石宏熙特意給金寶昌打了電話。
    好聲好語,希望金寶昌去青山,給袁瀚海道個歉,把袁瀚海請回來。
    可金寶昌呢,找出一百個理由不去,還聲稱他把自己小舅子的張望物流園推薦給京海集團,是出于全局考慮,不夾雜任何私利。
    要不是考慮到在一個班子里,低頭不見抬頭見,石宏熙真想臭罵金寶昌一頓。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