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廣太答應得非常痛快。
    昨天上午,江北方面已經傳回消息-->>,他去青山市任市委常委,副市長的事,已經確定了。
    幫忙協調戴浩淼的調動,等于提前履職。
    “謝謝齊司。”
    程奎和宋思銘,齊聲向齊廣太表示感謝。
    齊廣太也是非常坦誠,“程市長,宋局長,你們能來找我,想必也是知道,我馬上就要調到青山工作,希望未來,二位能夠多多支持我的工作。”
    “齊司,我把話放到這,你到了青山,一定就像回到家一樣。”
    程奎向齊廣太保證道。
    “有程市長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從高校到科技部,再到地方任副市長,一年之內,三個完全不同的崗位,對齊廣太而,壓力是非常大的。
    但現實,又逼著他不得不邁出這一步。
    能夠在調任青山前,與青山方面的關鍵人物建立良好聯系,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他心里的壓力。
    “宋局長,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王寨鄉的落地情況如何?”
    齊廣太隨后就問起宋思銘。
    從副司長,到副市長,齊廣太有好幾個選擇,最終選擇到青山當副市長,就是看中青山正在大力發展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產業。
    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就像是一臺發動機,只要發動機搞好了,后續可以帶動多個產業的發展。
    齊廣太出身于高校,自己手里就有大量可以產業化的學術成果,青山的環境,非常適合他發揮。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建設速度還是很快的,再有不到四個月,就可以試運行,推向市場。”
    宋思銘回答道。
    “不到四個月,這么快?”
    齊廣太有些驚訝。
    他清楚地記得,人工智能大模型與青山市政府正式簽約是年后,這意味著,整個商業化建設的周期,只有五到六個月,堪稱神速。
    “我們為這個項目,開通了多條綠色通道,進度表都是以天來計算。”
    宋思銘告知齊廣太。
    “那寶信集團的大數據中心,建設進度如何?”
    齊廣太又問。
    這個問題,宋思銘回答不了,因為,寶信集團建設地,并不在王寨鄉,而是在青山市高新產業園區。
    作為大數據中心項目的引入人,外加負責人,程奎回答道:“大數據中心的建設周期要長一些,一期明年年初建成,二期得明年年底了。”
    “明年年初,明年年底……”
    齊廣太喃喃自語。
    “齊司,你是不是有一些基于這兩個項目的想法?”
    宋思銘試著問齊廣太。
    齊廣太不可能隨口一問,問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大數據中心,肯定是有針對性的。
    “對。”
    齊廣太也沒藏著掖著,“科技部二司,就是負責學術成果轉化的,目前,報上來的不少學術成果,都需要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作為依托,青山坐擁寶信集團的大數據中心和戴浩淼院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大力引進這類項目,完善產業鏈,形成集群優勢。”
    “齊司這個想法好!”
    “我們完全支持。”
    程奎和宋思銘立刻表態。
    事實上,引起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大數據中心的時候,他們就想過完善上下游,形成產業鏈。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沒有一個足夠專業的人統籌指揮,很容易偏離方向。
    而現在,這個足夠專業的人有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