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俊元本能地懵了一下。
    要知道,幾分鐘之前,賴長順剛剛提起了他的侄子,現在,宋思銘又提,他那個侄子什么時候,變得這么搶手了?
    “邊主任?”
    第一時間沒得到回應,宋思銘又喊了邊俊元一聲。
    “是,我是有一個侄子叫邊尚睿,在國家電視臺工作,宋書記認識他?”
    邊俊元懷疑地問宋思銘。
    “現在還不認識,但過兩天,他要帶隊到王寨鄉做專題報道。”
    宋思銘解釋道。
    從青山到瀾滄縣城的路上,宋思銘接到了小舅子葉立軒的電話。
    在以葉立軒為首的宣傳組的持續宣傳下,王寨鄉持續出圈,最終,量變引發質變,國家電視臺主動接洽,要給王寨鄉做專題報道。
    專題報道組后天到王寨鄉,帶隊的記者名叫邊尚睿。
    葉立軒提前加了邊尚睿的微訊,在微訊上一聊,才知道邊尚睿的叔叔,竟然是縣政府辦主任邊俊元。
    所以,在向宋思銘匯報這件事的時候,順便也把邊尚睿和邊俊元的叔侄關系,一同匯報了。
    正巧見著邊俊元,宋思銘便順嘴問了起來。
    “邊尚睿到王寨鄉做專題報道……”
    邊俊元下意識地瞥了賴長順一眼。
    到王寨鄉做專題報道,就等于給宋思銘個人做專題報道,因為,整個王寨鄉的人和事都是圍繞宋思銘展開的。
    可問題是,賴長順剛剛還讓他聯系侄子,給縣委書記倪文昭做專題報道。
    這明顯是存在沖突的。
    那是國家電視臺,不是瀾滄縣電視臺。
    不可能給宋思銘做完專題報道,緊接著又給倪文昭做專題報道。
    這種國家級的宣傳資源是非常珍貴的,連續用在一個地方,會被放到放大鏡下,無限放大。
    國家電視臺的領導,也不會允許這種自找麻煩的事發生。
    “王寨鄉的宣傳工作,做得越來越到位了,連國家電視臺都吸引來了,可喜可賀。”
    賴長順卻是表情如常,笑著對宋思銘說道。
    “主要還是縣委縣政府領導有方。”
    宋思銘采取公式化的回答。
    “領導的支持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忽略個人的努力。我沒記錯的話,王寨鄉負責宣傳工作的那個同志,叫葉立軒吧,小同志敢打敢拼,很厲害。”
    賴長順旋即就夸起王寨鄉的具體個人。
    這番夸獎,也算夸到了點子上。
    王寨鄉之所以能進入國家電視臺的視野,離不開葉立軒拿著王寨鄉的官方賬號,持之以恒地與各國家級媒體的短視頻賬號,玩梗,搞互動。
    又聊了一會兒,縣委書記倪文昭,縣長冉再宇,常務副縣長陳煌,副縣長葉庚,所乘的車輛,開進尚德大酒店。
    “思銘同志回來了,我就放心了。”
    見到宋思銘,縣委書記倪文昭笑著說道:“這些客商,可都是奔著宋鄉長,奔著王寨鄉才來的。”
    “倪書記太高抬我了,我頂多就是個引子,真正能把客商留下來的,還是縣委縣政府竭力打造出的優良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