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擺擺手,誅仙四劍收-->>回鞘中:
“你為截教、為人族而戰,為師豈能坐視不理?”
說著,通天話鋒一轉:
“不過,經此一役,元始必定懷恨在心。”
“你日后行事,還需更加謹慎。”
孔宣點頭稱是。
他心念一動,陰陽鏡從眉心飛出,鏡面黑白二氣流轉,比之前更加凝實。
“咦?”
通天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你的陰陽鏡”
孔宣微微一笑:
“托師尊的福,誅仙劍氣與混沌劍氣在弟子體內交鋒,反倒助陰陽鏡恢復完全。”
聽聞此話,通天撫掌大笑:
“善!因禍得福,合該如此!”
孔宣退出碧游宮后,正欲返回偏殿繼續修煉,突然感到體內的人族氣運長河劇烈波動。
他眉頭微皺,神識沉入崆峒印中,只見印璽上的人族氣運如沸水般翻騰,隱約傳來燧人氏急切的呼喚。
“燧人氏通過人族氣運呼喚我?”
孔宣心中疑惑,隨即細細感知人族氣運的變化。
片刻后,他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原來如此,伏羲即將功德圓滿,歸位天皇。燧人氏這是要與我商議伏羲證道之事。”
想到這里,孔宣不再耽擱,背后七色光輪徐徐展開,一步踏出便化作流光劃破長空,朝著人族風兗部落疾馳而去。
飛行途中,孔宣神識掃過洪荒大地。
自他證道混元金仙以來,人族發展越發興盛,部落如星羅棋布,炊煙裊裊,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而風兗部落作為伏羲轉世之地,更是氣運如虹,部落上空隱約有金龍盤旋,彰顯著未來人皇的不凡。
不多時,孔宣便來到風兗部落上空。
他收斂氣息,化作一道清風落入部落中央的祭壇旁。
此刻祭壇周圍已聚集了眾多人族,燧人氏、有巢氏、緇衣氏三位人族始祖立于最前方,身后則是各部落的首領和長老。
“圣師來了!”
燧人氏感應到孔宣的氣息,連忙轉身行禮。
眾人聞,紛紛跪拜:
“拜見圣師!”
孔宣袖袍輕拂,一股柔和的力量將眾人托起:
“不必多禮。”
他目光掃過眾人,最后落在燧人氏身上:
“燧人氏,可是為伏羲之事喚我前來?”
燧人氏恭敬道:
“圣師明鑒。”
“伏羲近日推演八卦,教化萬民,已顯圣德。”
“我等感應人族氣運指引,伏羲當歸位天皇,特請圣師前來主持大典。”
孔宣微微頷首,神識擴散開來,瞬間籠罩整個風兗部落。
在部落東側的一座高臺上,他看到了正在推演八卦的伏羲。
此時的伏羲已非當年的少年,而是一位氣度不凡的中年男子,眉宇間隱現睿智之光。
“伏羲確實已功德圓滿。”
孔宣收回神識,繼續道:
“不過天皇歸位非同小可,需準備周全。燧人氏,你且說說部落近況。”
燧人氏連忙應道:
“自圣師上次降臨后,伏羲教導族人結網捕魚、馴養家畜,又創八卦以通神明之德,部落日漸興盛。”
“如今風兗部落已有百萬之眾,周邊十二部落皆來歸附。”
一旁的有巢氏補充道:
“伏羲還定嫁娶之禮,制琴瑟之樂,人族不再茹毛飲血,文明始興。”
孔宣聽罷,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伏羲作為天皇,確實不負眾望。
做得確確實實都是有功之事。
雖然孔宣之前對伏羲之事不是很了解。
但對于伏羲定嫁娶還是聊些一些的。
那便是不讓近親結婚。
思緒落下,孔宣略作沉吟,道:
“既然如此,三日后舉行天皇歸位大典。”
“燧人氏,爾等安排大典禮儀。”
三位始祖齊聲應諾。孔宣又看向部落長老們:
“爾等協助三位始祖,務必使大典圓滿。”
眾人再次行禮,恭敬道:
“謹遵圣師法旨!”
就在此時,祭壇外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只見伏羲身著麻衣,手持一根刻滿符文的木杖,緩步而來。
他每走一步,腳下便生出一朵金蓮,周身道韻流轉,顯然已觸摸到天皇門檻。
“伏羲拜見圣師。”
伏羲來到孔宣面前,恭敬行禮。
對于這位人族圣師,伏羲可謂從小便聽長輩說。
這位存在,在人族誕生之時便教導人族。
更是在妖族屠戮人族的時候,庇護人族。
為此不惜得罪當時強大的妖庭。
伏羲從心中對孔宣便是無比的恭敬。
如今能夠見到孔宣,對他來說更是一大幸事。
孔宣打量伏羲,發現他雖未修煉仙道,但周身清氣繚繞,已非凡俗之軀。
更讓孔宣驚訝的是,伏羲體內的人族氣運竟已凝聚成一顆小小的道果,雖不及混元道果玄妙,卻也非同尋常。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