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月能考上復旦大學的,實際上大多數還是有些家底的學生。
一般的農村娃,除非智商突出,大多數考上的大學,實際都是普通的大學。
陳小婷來自農村,又是去上海這樣的大都市,本以為比較難適應,沒想到適應的很快。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浩哥你給我的那100塊錢就是我的底氣,要是手上就真的只有助學金,哪怕吃飯方面沒有問題,助學金能夠覆蓋,但實際是沒有底氣和信心,去做其它的事。”陳小婷道。
“就是因為有底氣,有退路,加上你的榜樣,我親眼所見,做事就大膽,即便是錯了也有退路,不會翻不了身。”
陳浩做的事,給了她很大的鼓勵。
“你這話沒錯,都說沒有退路,破釜沉舟才能做的更好,實際大多數人破釜沉舟后,都是一蹶不振,有成功的,但少的可憐,要想成功,實際需要有退路,多試錯,才有可能找到成功的道路。”陳浩笑著道。
“當然,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按照成功人的腳步走,成功的概率會更高。”
對于大多數人而,反復的失敗,才可能探尋到成功的途徑,只是大多數人承受不起多次失敗的成本。
“你這是自已夸自已,王婆賣瓜,不過你說的的確很有道理,我就是在按照你的腳步走,要是沒有你的例子,沒有你的鼓勵,我肯定不敢。”陳小婷很認同。
回了村子,陳小婷很舒坦。
跟童漫一般,她也很想要逃離農村,想要走出去,村子里都是不好的回憶,只有看書本的時候,才能找到安寧。
可最近兩三年,她反倒沒那么想逃離農村,去上海讀大學,很多時候會想起紅旗生產隊,想到這里的人和事。
“你帶她倆去招待所和食堂看看吧,小漫和小婷還一次沒去過。”童倩道。
童漫和陳小婷躍躍欲試。
生產隊里有招待所和食堂,很稀奇。
“走,帶你們去看看。”陳浩道。
陳浩帶著童漫和陳小婷,在招待所和食堂轉了一圈。
“這招待所真好,比不少賓館都要強。”童漫道,“這才幾年的功夫,紅旗生產隊的變化的確大,紅磚房多了不少,隊里不少人家有電視機了,就連招待所也有,里頭的床單被罩之類的,看著都還一樣。”
“食堂也干凈,再過些時日,是不是還會有更大的變化?”
“很自豪,信里寫的,不如親眼見的,修的太好了。”陳小婷跟著點頭。
“肯定會越來越好,除了招待所和食堂,后山還種了木耳,只不過這會兒正是農忙,沒那么多人手,等農忙過了,人手富余了,再擴張。”陳浩看了眼后山的方向。
紅旗生產隊種植的農產品種類,在豐富,相關的配套設施,不說非常完備,但至少能算是有準備,等年底過后,改革開放的會議開了后,紅旗生產隊的名聲會響遍全國。
紅旗生產隊的農產品,完全可以依托名聲,向外界擴張!
這是名片!
是溢價!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