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他說過好多次了。
可每次還是要說。
陳浩等早一批參加分田到戶的村里,日子好過一天,他就要被其他沒參與分田到戶的村民吊一天。
真怕哪天半夜,會被人用麻袋套起來,一頓毒打。
“你倆就不要吵了,以前恨不得穿一條褲子,如今是見面就吵,今天陳浩將大家伙喊到一起,是商量小賣部的事,不是聽你倆吵架。”陳洪興道。
“有啥不懂的地方,問陳浩就清楚了,他是個聰明人,也是個能人,這么說,這么做,肯定有道理。”
“王紅梅,你不要亂插嘴,這不是你家,這是隊委辦公室,開會要講規矩,要懂秩序。”
陳洪興對陳浩的態度,跟陳自強一致了。
就是不懂,也跟著陳浩走,準沒錯。
“沒事,各位同志有不理解的地方,說說無妨,弄懂了,吃透了,執行的時候才能更有信心,更堅定。”陳浩道。
“紅旗生產隊不是一堂,隊委也不是土皇帝,我們是能聽的進去同志意見和建議的。”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套話聽的多,陳浩信手拈來。
大多數老百姓小聰明都不缺,但是大智慧則是比較欠缺的。
這就導致對一些好聽的話比較放在心上,往往會信以為真,哪怕結果與宣傳的不一致,也還存在著幻想,甚至還會自已幫著找借口,找理由。
“陳浩的這個話說的多漂亮?他的肚量就是大,我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問一問,要是換了別的干部,我嘴巴肯定閉著了,哪敢問?知道陳浩不會得怪,這才問出來,只有在陳浩面前,我才會張開嘴。”王紅梅趁機說道。
又拍了陳浩一通馬屁。
整個紅旗生產隊,無論是群眾還是干部,嘴巴能比王紅梅厲害的,幾乎沒有,甚至是放在花山公社,嘴巴能有王紅梅利索的,數也數得過來。
“小賣部店員工資不發,也不記工分,而是看業績,什么意思?就是說小賣部的營業額越好,賣的東西越多,店員提成就越高。”陳浩說道。
“提成的比例按照銷售額的3%算,賣100塊錢出去,能提3塊錢,賣1000塊錢出去,就能提30塊錢,要是能賣1萬塊錢出去,就能夠提300塊錢。”
沒底薪,算提成。
“代購店哪能賣到1萬塊錢?太夸張了,就是花山供銷社,一年的營業額也達不到1萬塊錢,大隊的代銷店,一年下來,銷售額不過千把塊錢,如果把農資之類的刨除掉,就更少了。”有村民說道。
提成太低了。
原本對小賣部店員還很上心的一眾村民,聽到陳浩這個話,就沒那么上心了。
不賺錢,還耽誤時間。
本來以為至少能跟大隊的代銷店那樣,店員有補貼,畢竟紅旗生產隊的副業多,資金算是比較豐裕了,這個錢出得起。
可沒想到陳浩卻搞這種方式。
“這個事不是強制性的,是自愿,誰如果愿意,就到我這里做個登記,不愿意,這會兒就當時通知,往后你們要買東西,除了農資,都可以到生產隊的小賣部購買,方便。”陳浩道。
“不過我可先說好了,不愿意不會勉強,可如果同意了,就得要簽合同,至少簽一年,中途不能隨意退出。”
“想退出就得要罰錢,賠償違約金。”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