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慶典在上午十點十八分完美結束,鎮政府的一班人跟著王明舉書記回去了,說好了晚上到縣城悅來大酒店參加慶典答謝晚宴。宋遠山因為公司有事,和明月告辭,說晚上就不去參加晚宴,楊久紅就站在明月的邊上,也沒說話,不時的看一眼就要離去的宋遠山,宋遠山對明月說:“以后電話多聯系,現在條件成熟了,如果愿意做我們公司的服裝代加工,我會派人前來洽談。”明月說:“還是我們去你公司去吧,哪能讓你派人過來呢?”宋遠山說:“我派人過來,主要是指導你們要完善安裝一些設備,幫你現場管理一下,如果你愿意,將來我們公司會無償為你培訓幾個骨干,算是我對去年失約的補償吧!”明月連聲說:“那真的太好了,我正愁這事呢!到時我們該交的培訓費一分都不少給您。”宋遠山笑了笑,不再說什么。楊久紅一直沒說話,也一直沒離開,宋遠山深深的看了楊久紅一眼,轉身離去!
江海達一行也沒回縣城,說去游桃花山,剛好志生也一兩年沒去桃花庵了,也很掛念普濟師太,就和明月說一聲,帶著江海達一行去游桃花山,明月說吃過飯再去,志生說今天帶他們去吃齋飯,爭取了他們的意見,他們都很愿意!
因為招待工人和家里的親戚是中午開宴的,就在公司的食堂里,一共有十二三桌,志遠和喬磊正在安排,明月就和楊久紅去了辦公室,兩個人邊走邊聊,真的如同姐妹一樣親熱!
楊久紅說:“明月,公司開業了,告訴你,這才是一小步,公司管理千頭萬緒,關鍵是你招的這些工人,都是農村婦女,散漫慣了,沒什么文化,素質又不高,將來管理有一定難度,你要作好心理準備!”明月說:“我又何嘗不知道啊,前幾天試開工,工人沒有一點時間觀念,七點半上班,有的五點半就到了,說在家做時早就起來了,這還算遲的,還有的來一個小時,做了一會,下午直接去打麻將了,以前在家都是打完麻將回來加班加點做的,有時還一夜做到天亮呢!”楊久紅說:“這才是開始,以后稀奇古怪的事肯定會時有發生,你要想出辦法。建立一整套適合公司要求的管理制度,讓制度管人,千萬不能人管人,人管人是越管越亂!兩個人就這樣交談著,一會亮亮上來喊她們吃飯才下去。”
志生帶著簡從容一行,從桃花水庫的西邊上山,志生算好了,到桃花庵剛好十二點左右,在桃花庵玩一會,再上山,桃花山不高,到下午三點左右就可以圍著桃花水庫轉一圈,然后去縣城,五月的天氣,山下中午已經有些熱,但走在去桃花庵的山間小道上,感覺特別涼爽,他們一邊走,一邊看著美景,桃花水庫碧波蕩漾,如一面鏡子倒印著岸邊的桃樹,簡薇問:“這些桃樹看來有些年頭了,怎么沒見到掛果?”志生說:“這些都是野桃樹,掛果也遲,結出的果很小,而且也不能吃,小時候曾嘗過,又酸又澀。”簡薇說嫁接一下就好了,志生說以前試過,但沒成功,據說桃花山的野桃樹和別的地方不同,至于什么地方不同,也沒人弄清楚,志生從一棵桃樹上取一小塊桃膠,對簡薇說:“這就是我帶給你們桃膠膏的主要原料。”簡薇接過一看,軟軟的,琥珀色如小時候吃的高梁飴糖一樣,志生繼續說,桃膠加上桃花庵特制的配料,做成的桃膠膏可是桃花庵一絕,很多人是求而不得!一行人走走停停,看滿山春色,賞遍野花開,簡從容感嘆,這真是個好地方,可惜太偏了,還有就是地方太小,能開發的景點也太少,商人與平常人之所以不同,就是當你陶醉于美景中時,他卻想著如何利用美景掙錢!
三個人來到了桃花庵,桃花庵里的人不多,一切還是得原始的樣子,不像一些寺廟的旅游景點,人還沒到,就有很多賣香火的小販迎上來,推銷香燭,而在這里,如果你沒有準備,到庵里很難買到香火的!走進庵里,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綠樹成蔭,清風徐來。庵內的建筑不多,但古樸典雅,錯落有致。
大殿內部,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香火味。巨大的觀世音菩薩像端坐于中央蓮花臺之上,雙手合十,慈悲地注視著每一位訪客,殿內的墻壁上繪有精美的壁畫,可能是多年失修,有的地方已經脫落,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有幾個信徒靜靜地跪在觀世音菩薩前,虔誠地祈禱著!
志生拿出上山時準備好的香火,每個人分了一扎,給簡從容時,簡從容擺擺手,志生和其他幾個人一起,虔誠的跪拜觀世音菩薩,心中許著各自的愿望!
普濟師太見志生來,心里很高興,手拿拂塵,高念佛號,把志生等人引進休息室,志生是普濟師太看著長大的,由于志生出去打工,過年回家時也匆匆忙忙的,已經兩年沒來桃花庵,不過母親喬玉英和蕭明月沒少來看師太,出家人雖然六根清凈,但并不代表沒有親情,友情,并不是眾人想的那樣冷漠,志生對師太說中午在此吃頓齋飯,不知是否方便,桃花庵有為遠道而來的香客準備齋飯的習慣,師太忙吩咐人去準備!
志生帶江海達等人到庵后面,后面有一株千年老茶樹,屹立在庵后,古老而莊重,仿佛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老茶樹的樹干粗壯,布滿了歲月的痕跡,它的枝葉繁茂,猶如一把巨大的綠傘。枝干彎曲盤旋,有些枝干已經干枯,不過聽師太講,就是這些干枯的枝干,每到春天都會綻放出一些嫩綠的新芽,人們采摘后,就不再長出,但卻是這棵茶樹上最好的茶。風吹過,茶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仿佛在訴說著它的故事。周圍彌漫著淡淡的茶香,讓人陶醉其中。他們又來到一口古井旁,古井深不見底,井口被井繩磨出一道道深溝,志生說道,聽老人講,這井不是人工挖的,因為是山,下面全是石頭,人工沒有辦法開筑,這口井是天然形成的,井水清甜可口,常年帶有淡淡的桃花香味,庵里的桃膠膏必須要用這口井水泡制,才有效果,幾個人打上一桶井水品嘗幾口,還真和志生說的一樣!
簡薇有點累,就休息室里和師太閑聊著,師太看到簡從容和簡薇時,就想到去年來過的簡鑫蕊和簡依依,自古年高的僧人尼姑都給人有種神秘感,似乎對有些事的察覺與常人不同,普濟師太問簡薇,施主從何處來?簡薇道,從廣東來,師太雙手合十,慢聲的問道:“敢問師主,南京有親戚嗎?”簡薇說:“沒有!”師太念了一聲佛號,聰明的簡薇從師太的問話中,馬上想到了簡鑫蕊,簡鑫蕊肯定來過,自己和簡鑫蕊雖是堂姑,但長相還是有很多像的地方,簡薇想問師太,但見師太雙手合十,兩眼微閉,好像在思索著什么,又好像在念經,就不再打擾,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茶香撲鼻,與平常喝的大不相同,簡薇不停的夸贊,真是好茶!齋飯已經準備好,志生他們也轉了一圈回來,小尼姑已經把齋飯擺在另一張桌子上,一盤豆腐,幾盤青菜,一盆米飯,幾個人坐下吃飯,師太讓小尼姑陪著,自己回到了方丈室!
吃過中飯,志生告別師太,向桃花山山頂而來,一路上,簡薇一直在想,簡鑫蕊母女來桃花山干嘛?難道僅僅是游玩?還是來找蕭明月的?按簡鑫蕊的性格,大概率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目標,隨意走走!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