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便是崇禎十三年春,錢謙益領到差事已經一個月。北京。侯恂、盧象升、孫傳庭、方孔韶、熊文燦、李逢申……這一大堆“罪臣”,齊刷刷走出詔獄。他們算是被釋放得比較晚的,因為家人都是從南方趕去,帶著銀子一路奔波到刑部贖人。朝廷徹底沒錢了,崇禎正在想辦法,罰銀子贖罪臣便是其中之一。生財效果還不錯,而且并未招惹太多非議。因為詔獄里的那些罪臣,很多都是辦砸了事情被關的,甚至是莫名其妙被問責下獄的。“諸君珍重,告辭!”李逢申朝著眾人拱手,坐上兒子李雯雇來的馬車。盧象升也抱拳說道:“告辭!”盧象升的弟弟盧象晉,跟李雯同雇一輛馬車,他們是要結伴回江南的。“唉!”孫傳庭搖搖頭,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熊文燦領著兒子,直往親家的府邸走。他跟閣臣姚明恭是老鄉,很早就結為姻親。熊文燦能獲得楊嗣昌賞識,很大程度是因為姚明恭的推薦。去跟親家拜別便離京,熊文燦已經打定主意。方孔蕁7揭災恰10鉬10罘接潁蕉愿缸勇樸粕2健“南方形勢如何?”侯恂問道。侯方域回答:“江左、江右、廣東、福建,皆為趙瀚所據。湖廣一分為二,改長江以南地域為湖南省。”“看來那趙賊,已經為侵吞整個湖廣做打算了,”方孔菪Φ潰敖窈蠖ㄒ匭祿值模揮卸賜ズ閱喜懦坪稀!侯恂搖頭嘆息:“下獄三年,物是人非,時局已敗壞至斯。”他停步轉身,問道,“潛夫兄,可是打算回鄉去投那趙賊?”“再說吧。”方孔荽鸕媚@飭嬌傘兩人也沒啥好說的,并走一陣,便各自分別。分開之后,侯方域對父親說:“闖賊肆虐河南,各地皆結寨自保,咱家也在募兵結寨。”“回家再說!”侯恂道。河南的士紳豪族們,已經完全進入亂世模式。往往一家或幾家,修寨子武裝家奴,不求殺賊,只求自保。流寇來了就送糧食,一般情況下,只要給足糧食,流寇就懶得浪費力氣攻打。另一條街。方以智對父親說:“姑父已做了施州知府。”“知州衛?”方孔萑啡系饋方以智解釋說:“趙瀚把施州衛改為施州府,府治便在施州(恩施),并將巴東、建始也納入其下。施南、容美、石梁、金峒等土司,全部改土歸流,還有一些土司被撤銷。”“土司沒有造反嗎?”方孔菥鵲饋方以智說道:“從去年夏收,一直到現在,趙瀚的大同軍,已經跟施州土司打了七個月。”方孔萏鞠5潰骸罷栽艋故翹繃耍耐涼榱饜氳貿て誥氖且懷幌δ馨斐傻氖攏俊方以智說道:“這次不一樣。趙瀚占領施州之后,立即給施州、劍南等衛所的軍戶分田。又給周邊的漢化苗人(多為土家族)分田,還宣布整個施州府,免除三年田賦,鼓勵漢人和苗人開荒。”“獲得漢化苗人效忠之后,又以這些苗人為向導,剪除周邊不聽話的土司,強行改土歸流。以漢人為主官,以漢化苗人為佐官,勒令不得歧視苗人,到處宣傳漢苗一體政策。”
“他們的農會很厲害,在苗人之中,也組建起農會。那些連漢話都不會說的苗人,因為分田、免賦,不用再服徭役,也都反過來幫著官府去打土司。”“打了半年,一些小土司手下的兵,幾乎全都跑去趙瀚那邊。”恩施的少數民族非常多,主體為古代巴人后裔,但在明代被統稱為苗民、土蠻。大量少數民族同胞,包括各處軍戶,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給他們分田,給他們帶去紅薯等作物,給他們免除三年糧稅,給他們免除各種徭役。革命熱情立即被點燃,一些小土司,根本不用大同軍動手,土兵和土民就自己殺了。半年下來,只剩大旺、三毛、臘壁峒、木冊、西坪、唐崖六個土司,黃幺留下2000正兵、2000農兵,慢慢配合知府征討。這里其實都是些小土司,每個土司麾下,撐死能有幾百個土兵。征討土司就跟剿滅土匪差不多,打得慢純粹是路不好走,真正交戰時往往一擊便潰。方孔萏鞠骸澳愎酶甘潛環1淞稅!“非也,”方以智解釋說,“趙瀚用人,越看重誰,就越派給苦差事。一旦把事辦成,必然獲得高升。姑父若能把施州府治理妥當,今后很可能直升布政使。”方孔菪ξ剩骸澳鬮握獍懔私猓俊方以智說道:“姑父多次寫信過來,讓孩兒早點投靠趙瀚。如今父親出獄,便無后顧之憂,孩兒是要去吉安府的。”“一起去吧,我也想去江西看看。”方孔荻猿3溝資父子倆沒走多遠,突然一騎奔來。“方御史,”行人(皇帝使者)下馬說道,“陛下有口諭,請方御史暫留京城,擇日宣讀任命詔書,還會賜予尚方寶劍。”聽到這話,方孔菖鷸猩眨畹閬胍背⊥俾畛珈酢把老子關了一年多,讓家屬交銀子贖罪,剛出獄兩條街就要復官?真想重用老子,就不會直接復官嗎?純粹是想多撈一筆贖罪銀!方孔蕕奔創鷯Γ詒本┩獬茄傲思銥駝唬缸恿└羧找淮笤綾憧鎩盧象升坐在馬車上,一路無。北京城里,竟然也餓殍遍地,到處都能看到乞討之人。出城之后,田野荒蕪,許多勛貴的土地,居然都長滿了雜草。“為何如此?”盧象升難以置信。盧象晉解釋說:“勛貴士紳,盤剝日重。今春又是大旱,許多佃戶不愿再種地,成群結伙做盜賊去了。若非洪督師(洪承疇)奔波剿賊,百姓都不敢出城,愚弟此次攜銀北上,好幾次差點被盜賊洗劫。”盧象升無以對,不知說什么才好。古代地租,基本不會分成,都是在交定額租。不管風調雨順,還是天災人禍,佃農都得交那么多租子,頂多請求地主少交一些。而今連年大災,地里產出的糧食,還不夠農民交租,誰他媽愿意種地?北直隸還好些,河南的許多州縣,已經可以用十室九空來形容。并非都餓死了,而是大量逃荒去外地,或者干脆起義造反,反正誰種糧食誰傻逼。盧象晉說道:“今春的北京米價,七兩銀子一石。”盧象升聽得目瞪口呆,難怪崇禎愿意釋放罪臣,只要交了贖罪銀就放歸。這是被逼得沒辦法了,再不趕緊把監獄騰空,犯人的伙食費
都給不起。盧象晉笑著對李逢申說:“上海開埠,興建海港,已經徹底開了海禁。”“倒也是件好事。”李逢申笑道。李逢申、李雯父子便是上海人,家里也搞些貿易,通過漁民走私給海商。但畢竟屬于南直隸,上海走私查得很嚴,外加可以走長江運去北方,因此上海的走私現象遠遠輕于廣州。如果開海隨便做生意,對李家來說也算一條財路。李雯說道:“父親,孩兒欲投江西,父親也一起去吧。”李逢申搖頭:“幾年詔獄,不愿再做官了。”明末的詔獄生活還算不錯,只要給足銀子,獄卒一般不會苛待。實在是崇禎經常抽風,隔三差五扔一堆進來,指不定哪天又復官高升,最好不要輕易跟這些罪臣結仇。眾人坐船南下,一路過了徐州,才算從地獄重回人間。山東都已經遍地饑荒!在桃源水驛時,他們碰到一群士子,有人甚至拖家帶口南下。盧象升過去詢問:“朋友是要南遷嗎?”一個士子拱手回禮:“在這北邊,百無一用是書生。去了南邊,自有施展抱負之機遇,趙先生必為開國圣主也!趙先生那首《轉贈諸君》,便是寫給我等北方士子看的!”這首詩傳得如此之快,自然離不開徐穎的功勞。徐穎已經搬去淮安府居住,在運河沿岸的各府縣,專門去學校發放宣傳物。每個月都有讀書人,結伴南下投靠明主。特別是那些貧寒士子,他們在北方看不到希望。于是變賣僅有的家產,“飛蛾撲火”般去往南方,他們甚至有可能半路餓死。留在北方也是死!徐穎開始雇傭船只,山東、南直隸的運河沿線來回航行。只要能背出《大學》原文,就可免費坐船南下,而且還提供簡單伙食。這些讀書人拋家舍業南下,趙瀚可以放心任用,沒有那么多利益牽扯。盧象升他們幾個,干脆也換乘“士子船”。船艙之中,貧寒士子為多,而且幾乎都餓死過家人。看他們的情況就知道,一個個衣衫襤褸,每家平均只有兩三人,有的甚至已經孑然一身。“諸君莫要沮喪,天下之大,必有我等容身之處!”一個士子站起來,穿著破爛的儒服,振臂呼喊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聲音越來越響亮,船艙里所有人都在背誦,黯淡的光線之中,人們的眼睛卻迸發出神采。“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引導眾人情緒的讀書人,可以算是托,但確實是真實的,屬于剛發展起來的北方大同社士子。盧象升聽得熱血沸騰,同時又毛骨悚然,他感覺眼前這股力量能夠掀翻一切!坐船輾轉來到南京,有人在碼頭讀告示。卻是錢謙益也不知找誰幫忙,直接貼告示邀請名家,一起去編撰《大同正音》,而且辦公地點在魏國公留下的一座園林。北方連飯吃都不起,南方竟然在編著音韻書籍。一眾士子只看那告示,就已經熱淚盈眶。盛世典籍,他們從地獄中逃出來,卻仿佛看到一個煌煌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