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武少春的臉色有些難看。
但有趙福生的安撫,他按捺著沒有說話。
趙福生卻沒有發怒,反倒是笑瞇瞇的問:
“去上了工,拿了錢后,你想干什么?”
郭威就老實道:
“我也、也想努力干活,攢一筆錢,將來回村,替我爹、我家秀荷、四蛋立個墳墓——”
他說的這個理由頓時讓武少春無法再罵人了。
“大人——”
武少春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趙福生,趙福生點了點頭:
“他說的話不錯。”她想了想,看向郭威:
“龐知縣那邊招的人多,你倒是可以去,但府衙規矩大,且還需要交一筆差服費用,你有沒有?”
郭威不安的搖頭,接著道:
“聽說、聽說可以先賒欠——”
武少春搖了搖頭:“哪有借錢打工的——”
大廳內,龐清雙手籠在袖口里,目光閃了閃,沒有說話。
趙福生笑道:
“這樣吧,我給你兩個選擇,你可以留在鎮魔司,稍后去龐先生那登記名冊,以府中雜役的俸祿按月發放,上個月的錢也可以一并領了。同時你也可以選擇去龐知縣那邊上工,差服費也可以從龐先生那里支領的俸祿支出,這樣也不用賒欠了。”
郭威聽了這話,頓時眼睛發亮:
“那我肯定要留在鎮魔司中。”
他來了萬安縣已經一個月的時間,知道鎮魔司的地位比縣府的差役還要高得多。
且他對鎮魔司的人和物都早熟悉了,活也漸漸上手,他問過同期的雜役,俸祿比縣府的差役還要多十文錢不說,又有武少春這樣一個馭鬼者為他撐腰,傻子才離開鎮魔司呢。
“這樣吧,”趙福生點了點頭,道:
“龐先生正好也在這里,我就先替你做主——”
“你不是要安置你爹和你妻、兒的墳墓嗎?”
郭威點了點頭。
想起家人,他本來聽到能拿工錢的興奮勁兒頓時就被打消了,整個人如霜打過的茄子似的。
“你預支兩個月的俸祿,加上先前一個月的工錢,一共拿著這些錢先回鄉,去將家里人的喪事辦妥了。”
她這樣一說,郭威頓時就不好意思了:
“那哪能使得——”
“有什么使不得的。”趙福生搖了搖頭,接著擺手:
“就這么做吧。”
武少春也點頭:
“先安置好了家里的事,再好好生生的上工。”
郭威為人懦弱,也沒有主見,如今見二人都這樣說,便也就高興的應了。
幾人正說話間,外頭突然傳來腳步聲與說話聲,張傳世那雙招風耳動了動,接著說道:
“龐縣令來了。”
他話音一落,果然就聽到外頭有雜役在喊:
“大人,龐大人來了。”
趙福生沖郭威擺了擺手:“如果沒有其他的事,你就先去忙吧。”
郭威歡喜的向眾人行了一禮,接著不好意思的看向武少春:
“我……我……”
“忙去吧。”武少春揮了下胳膊。
郭威如蒙大赦,腳步輕快的出大廳去了。
“這孩子是個老實人。”孟婆笑著道。
武少春就吐槽:“都幾十歲的人了,做事還沒分寸——”
他馭使了灶鬼后,不知是不是受灶鬼生前記憶影響,在面對郭威時,說話、神態有些老氣橫秋。
孟婆看在眼里,不由抿唇而笑。
武少春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有些不好意思,看向趙福生時,表情尷尬道:
“大人,郭威他——”
他覺得有些歉疚。
當日郭威走投無路,是趙福生收留了他,給了他一口飯吃,可以說是對他有再造之恩。
這小子才在鎮魔司干了一個月,就鬧著想要工錢了。
如果不是因為他提出的原因是要為親人立墳,武少春都想教訓他了——簡直是忘恩負義之徒。
趙福生聽他這樣一說,不由失笑:
“我是故意壓他工錢的。”
“什么意思?”武少春怔了一怔。
“我們原本預計在封門、黃崗兩村招攬人手,但從發布公告到如今,招人并不理想。”
早前大漢朝的官府橫征暴斂,信用極差,總是巧立名目增加稅收,百姓聽到官府要招人時,并不信任。
尤其是兩村飽受匪患之苦,情況復雜,村民們與匪糾纏很深,更是擔憂官府此舉是為了‘剿匪’所設的一個計謀。
“是。”武少春點頭。
他這一次在長條鎮留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輔助長條鎮的孔佑德一起收拾善后。
發現黃崗、封門二村的山中劫匪窩點雖說暫時被鎮魔司‘清掃’了,但在百姓心中,這‘匪患’卻并不是短時間就能清除干凈的。
一部分漏網之魚只是暫時放下屠刀,回到村里變成村民,可若時間一長,官府仍是征加稅收,這些人走投無路,怕又是會回到山里,繼續干打家劫舍的勾當。
如此一來,新的一批匪患又會形成。
這批人對官府充滿抗拒,所以趙福生想要招人的情況并不理想。
“硬的手段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趙福生將問題的根本核心看得很清楚:“要想打動這些人,說破了嘴皮子也沒用。”
她說道:
“我們原定的計劃中,郭威本來就是用來說服村民的一個主要人物,只是因為他家中生出變故,才將事情耽擱了。”
所以郭威家中遭遇鬼禍,受到村民排擠,趙福生在救他的時候,也打定了主意要從他身上尋找突破口。
哪怕當時武少春沒有求情,趙福生仍會將郭威帶回鎮魔司。
她一開始不和他提工錢,就是要等他自己開口。
此時的人故土難離——尤其是郭威這樣,在村中備受人奚落的存在,在情況緩過之后,一定會想要再回鄉中。
“如今他有了這么一筆錢,對他來說便如衣錦還鄉。”趙福生笑了笑。
當時郭威的情況張老頭兒、林老八等人都看得一清二楚,郭威家境貧窮,家人盡皆死了,本來走投無路,但事隔一個月,卻帶著錢回鄉,定會引起村民追問好奇的。
趙福生說道:
“一旦問出他錢的來由,用不著誰來作保、拉線,自然村里人會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