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奶奶一輩子沒生養。
六年前,她和老伴外出回家,在草叢里撿到一個孩子,就帶回了家。
老兩口由于沒有孩子,對孩子非常的喜愛,取名小花。
雖然家庭貧困,但一家也其樂融融。
可天有不測風云,兩年前,老伴為了貼補家用,晚上下山抓蝎子,被毒蛇咬死了。
至此,家里就沒有了收入來源。
一年后,鎮政府又說,他們地底下,有有色金屬礦,正在開采,為了他們的安全,讓他們盡快騰房子拆遷。
拆遷后,由于新房子還沒蓋好,就只能先住在帳篷里。
楊東生走到簡易的灶臺跟前,看鍋里是玉米面糊糊,他又揭開另一個小鍋蓋看了看,里面是兩個有點發霉的饅頭。
“沒冰箱嗎?”
面對楊東生的問話,趙振海道:“我們村用冰箱的少,現在我們村由于采礦的影響,電壓也不穩,連照明都滿足不了,更別說用冰箱了,雖然我家房子沒拆,但我一天也吃著發霉的饅頭!”
楊東生再次皺起了眉頭:“發霉的饅頭有黃曲霉素,吃多了,不但對肝臟不好,也容易患癌!”
趙振海無奈地苦笑一下:“農民沒那么嬌貴,只要有吃的就行,誰還管發霉沒發霉?”
此話讓楊東生無以對。
他只能默默地掏出筆記本,將遇見的情況記在筆記本上,準備回去后給柳秋慧匯報。
半個小時后,他們從小花家出來,又接連走了五六家,他們的情況,幾乎和小花家一樣。
有兩家,甚至比小花家還困難。
“趙哥,我以前在我們石溝鎮工作過,那個時候,感覺群眾還沒有現在困難?即使有特別困難的群眾,也有低保兜底”
趙振海哀嘆一聲道:“自從羅友華來石溝鎮后,這一切都變了,許多本該享受低保的困難群眾,沒有享受上,反而那些有車有房,做著生意的,都吃著低保!”
楊東生掏出筆記本,又將這一情況記在筆記本上,雙眼陰沉地看著遠方。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雖然經過柳秋慧的努力,他已經接替徐清雅擔任了政府辦副主任,但他這個官在那些真正的官眼里,仍舊是個小嘍啰。
可他畢竟是一名黨員,一名國家干部,領著國家發的工資,他自認為,有責任幫助困難群眾渡過難關。
此時。
他體內的血液亂竄,好想張口大喊一聲,發泄出內心的悶氣。
必須為他們做點什么!
而且是盡快!
經過短暫的相處,趙振海發現楊東生和別的官不太一樣,應該值得信任。
“楊主任,您看了我們村子,就可以說看了石溝鎮全部,這兩年,由于年景不好,地里創收困難,縣財政聽說也不好,救濟不是太給力,群眾的生活都非常的困難,有些家庭,為了看病,為了給孩子交學費,竟然出現賣血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