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璘則恢復了每日溫書、練字、偶爾去鋪子幫幫忙的生活節奏。
這日午后,他正在房中研讀經典,李氏推門走了進來。
“璘哥兒,有你的信。”
盧璘放下書卷,接過信封。
信封上的字跡清秀有力,是黃觀寄來的。
展開信紙,盧璘細細讀了起來。
信的開頭,是正常的問候話語。
而后,黃觀詳細匯報了自強社近期的發展。
自從那日在半畝園立社之后,社團的名聲便在臨安府的新晉生員中傳開了。
不少志同道合的寒門學子慕名而來,想要加入。
黃觀為人沉穩,并未急著擴張,而是按照當初定下的章程,對申請之人一一進行考校,擇其品性端正、學問扎實者,吸納了十余人。
如今,自強社已有近百人規模,儼然成了江南道讀書人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團體。
信中,黃觀還提及,下一次的文會定在七日后,地點仍在半畝園,希望盧璘屆時參加。
看到這里,盧璘臉上露出了笑意。
有黃觀這等穩重之人主持俗務,自強社的發展,比自己預想的還要順利。
然而,當看到信的最后一段時,盧璘臉上的笑意緩緩收斂。
黃觀在信末提了一件事。
一樁發生在湖廣行省的事。
“近聞湖廣武昌府,有新科生員十數人,效仿古人結社論政,于酒樓之上,縱論戰和之策,辭激烈,痛陳邊事之弊,力主與妖蠻決一死戰。其情可嘉,其行卻孟浪了。”
“據傳,當夜便有官府差役上門,以‘妖惑眾,非議朝政’之罪名,將為首三人下獄。余者,皆被革去功名,杖責二十,逐回原籍。”
信紙上的字,仿佛帶著一股寒氣。
盧璘的目光在“革去功名”、“下獄”這幾個字上略微停留。
十幾個剛剛金榜題名,前途一片光明的年輕人,就因為幾句熱血之,轉瞬間,便被打落塵埃。
這就是夫子口中殺人不見血的刀光劍影。
也是夫子叮囑過的“狂激切,已犯忌諱”的真實寫照。
一場看不見的風暴,在大夏官場上醞釀。
而不知深淺,一頭扎進去的讀書人,連一朵浪花都翻不起來,就會被絞得粉身碎骨。
盧璘緩緩將信紙疊好,重新裝回信封。
走到窗前,看著院外文廟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聽著街坊鄰居的說笑聲,一片祥和安寧。
可在這份安寧之下,又是何等波濤洶涌。
“亂世讀書,方是慈悲。”
秋闈,鄉試。
這才是自己眼下,唯一該走的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