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易也為林豐感到高興,歡喜道:“大哥入京,咱們兩人一起。到時候,你住在我家,順便拜訪家父。你我結拜兄弟,不見一見,實在說不過去。”
林豐點頭道:“聽你的,你熟悉京都。”
朱明易一副興致勃勃的模樣,說道:“大哥生擒北蠻的左賢王宇文虹,攻破拓跋部斬殺拓跋堅,更擊破二十余北蠻部落。”
“這樣的大功勞,陛下召見后肯定有大封賞。否則,不會大動干戈的傳旨讓你入京。”
“也不知道,會怎么提拔大哥,畢竟你是宣威將軍執掌金云堡。如果往上到北方都督府,那就頂替趙臨淵的官職了。”
朱明易心頭,很為林豐感到高興。
早些時候,朱明易就判斷林豐絕非池中之物,是絕世豪杰。恰是如此,他主動和林豐結拜,如今果真是如此。
他的眼光,不比父親差。
林豐笑著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一切看陛下的安排。”
朱明易道:“肯定有好封賞。”
蘇武站在一旁,也由衷為林豐感到高興,拱手道:“恭喜林將軍。”
當著朱明易的面,他不能喊主公,否則泄露和林豐的關系。
林豐笑著點頭,又勉勵蘇武接替縣令后,要腳踏實地的做事,不要辜負了朱明易的一番苦心。
一番交談,朱明易沒有再談不醉不歸的事情,直接把縣衙的事務交給蘇武,和林豐聯袂離開永安縣,往真定府的府城去。
兩人騎著馬趕路,到了晚上才剛出永安縣邊境。晚上沒到府城,找了一處荒廢的破廟歇腳。
篝火燃燒,驅散了黑暗。
林豐和朱明易烤著火,吃著干糧喝著酒。
進入十月下旬,天氣越來越冷,許多地方都已經下雪,趕路也越來越不容易。
喝點酒暖暖身子,人也舒服些。
大周近些年,寒冬時天災不斷,北方許多地方更是滴水成冰。
到了盛夏,或是水災泛濫,亦或是干旱不斷,還時有地震發生,根本不給百姓喘氣兒的機會。
天災人禍下,周朝愈發動蕩。
朱明易吃飽喝足,感慨道:“大哥,其實我真的不想回京,就是家族安排,根本推不掉這些事兒。”
“我也明白官職越大,越能讓更多百姓過上好日子,可是在地方,更容易做點事情。這個烏煙瘴氣的朝廷,真讓人提不起什么心氣兒回去。”
林豐道:“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我們改變不了什么,就就做好自己的事情。”
朱明易搖頭道:“大哥境界高遠,我卻有些悲觀。”
林豐眼中掠過一絲精光,問道:“悲觀什么?”
朱明易道:“我總覺得,周朝怕是撐不下去了,已經有亡國跡象。現在的情況,和歷朝歷代的王朝末年太相似了。”
林豐心中一動。
他和朱明易結拜,兩人是兄弟,林豐愿意幫助朱明易,朱明易也支持林豐。可是,林豐從未透露過真正的心跡,沒說過要造反之類的。
造反是大事,事以密成,所以不能隨意亂說。
現在朱明易起了這個頭,林豐可以順勢引導,讓朱明易對周朝進一步失望,同時安慰下朱明易,才能讓朱明易未來站在他的一邊。
林豐笑道:“要說亡國跡象,怕是不至于吧?”
朱明易一副嚴肅模樣,說道:“初春干旱,盛夏水災,寒冬冰雪大,更有地震等天災,持續不斷的天災,讓百姓的處境無比艱難。”
“今年初冬,皇帝又加稅。”
“明明百姓都過不下去,許多人淪為流民,不得不背井離鄉。現在,皇帝還在加稅,還在大肆的修園子。”
“皇帝不做人,朝中奸佞橫行,百姓怎么活?”
朱明易說道:“咱們一心效忠朝廷,可是,朝廷值得效忠嗎?皇帝值得效忠嗎?實在是讓人氣憤啊。”
林豐聽得心中一喜。
皇帝的所作所為,已經讓朱明易都失望。或者說天下無數的官員都失望,因為皇帝太暴虐無道。
林豐囑咐道:“二弟,你我在鄉野隨便說,出你之口,入我之耳,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
“到京城,可不能亂說。”
“在京城中,一一行都要慎重,憤世嫉俗是自己舒服了。可是,卻會害人害己,連帶著家人也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