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件子虛烏有的事。挨了太后一頓痛斥。皇上一臉郁悶。罪魁禍首站在那里,一臉無辜的看著他。杏兒一臉“太后好兇”。蘇錦福身給太后請安。太后看她的眼神都能凝成霜。“太后,那六百畝良田肯定有人耕種,我不派人去接手,就會一直耕種下去,所得的糧食依舊是朝廷的,”蘇錦道。“皇上另外補我六百畝良田是皇上寬厚。”蘇錦這么說也合情合理。但就是太蔑視太后了。太后冷道,“好好的田契送到你手里,怎么就毀了?!”“六百畝良田,價值萬兩,蘇錦絕不會故意損毀田契,”蘇錦道。她從懷里摸出一張碎田契來。“我問過國公府管事,田契損毀想補辦都難,何況只剩下這么多了,除非能證明六百畝良田確實是太后您賞賜的,由宮里人出面帶我去補辦,”蘇錦道。蘇錦把田契遞給太后,讓她過目。太后只瞥了一眼。蘇錦就給李嬤嬤了。蘇錦道,“其實我只要知道這六百畝良田在哪兒就成了,我想就算我沒有田契,也沒人敢找我的茬。”“李嬤嬤看看,對著這剩下的田契,能不能想起來在什么地方,”蘇錦一臉期盼。李嬤嬤把田契還給蘇錦道,“鎮國公府大少奶奶太為難奴婢了,我只記得田契背面有個墨跡,其他的不記得了。”很好。沒有比田契背面有墨跡更好的了。蘇錦望著李嬤嬤道,“李嬤嬤真的不記得田契上的六百畝良田在哪兒?”李嬤嬤有些惱了。說不記得就是不記得了!“年紀大了,記性不好。”“大少奶奶見諒,”李嬤嬤生硬道。“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蘇錦不死心道。“沒有!”李嬤嬤不耐煩道。蘇錦看了她一眼。輕飄飄的眼神,卻讓李嬤嬤背脊劃過一陣寒流。蘇錦轉身朝皇上走去。等到龍案前,手里多了幾張碎田契。蘇錦放到龍案上。然后跪下來。這一幕,直接把人都驚住了。“這是做什么?”皇上問道。“請皇上做主!”蘇錦道。皇上看著桌子上的田
契,一頭霧水道,“田契雖然撕毀了,但也能看的清,找衙門再補辦一份就是了。”蘇錦搖頭道,“皇上,這份田契是假的。”皇上,“……。”福公公驚呆了。他把田契拿起來看了幾眼道,“怎么就是假的?”蘇錦道,“這田契是用烏賊汁寫出來的,現在看字跡明亮,等過十天半個月,字跡就淡了,等再過些日子,字跡就消失了。”皇上看著田契。對著蘇錦的話,心里跟明鏡似的。蘇錦嫁進鎮國公府,身邊無人可用,十天半個月壓根就不會去看太后賞賜的良田。東鄉侯府的小廝就更不會了。沒有了字跡,就是鬧進宮來,也只能把這啞巴虧給咽下去。皇上望著太后。這回輪到皇上動怒了。李嬤嬤腦門上豆大的汗珠涌出來。皇上一拍龍案,“到底怎么回事?!”李嬤嬤跪下來道,“皇上,太后賞賜給鎮國公府大少奶奶的田契是真的啊。”蘇錦笑道,“李嬤嬤不是還記得田契背面有墨跡嗎?”皇上隨手一翻。正巧翻到有墨跡的那一塊。李嬤嬤說過這話后,蘇錦沒機會再動手腳。這塊墨跡足以證明這就是太后賞賜給蘇錦的那塊田契。可就是這樣――李嬤嬤還反咬蘇錦一口。蘇錦無語了。又是一個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我可是給太后留著面子,大事化小,如果你們執意不認罪,那我可就去找在地契上蓋章的衙門算賬了,”蘇錦道。“字是烏賊汁寫的,這印章可是真的,事情鬧大了,到時候丟臉的可不是我。”清脆的聲音,仿佛玉石擲地。太后的臉仿佛挨了一巴掌似的,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蘇錦該給的面子給了,該說的也都說了。軟的人家不吃,那就只能來硬的了。太后氣的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事到如今,李嬤嬤也只能認了。嗯。她把罪名推在了劉公公身上。“田契是劉公公準備的,”李嬤嬤道。皇上望著太后。太后只覺得喉嚨里有了血腥味。她強忍著道,“是哀家疏忽,讓鎮國公府大少奶奶受委屈了。”
她把手腕上的羊脂玉鐲退下來,“這是先皇賞賜給哀家的,權當是哀家御下不嚴給你的補償。”又一個御下不嚴的。蘇錦回頭望著皇上。顯然,一個羊脂玉鐲是消不了她的怒氣的。對這事,皇上也生氣。“賜劉公公杖斃,”皇上冷道。蘇錦回頭,飛快的把太后賞賜的羊脂玉鐲接了。皇上,“……。”福公公,“……。”“謝太后賞賜,”蘇錦把羊脂玉鐲戴在手腕上。太后氣的額頭青筋暴起。劉公公是她的心腹!斷她一臂膀,還收了先皇賞賜給她的羊脂玉鐲!太后氣的缺氧,呼吸不暢。“既然田契是劉公公換的,那真田契肯定在他那里,”蘇錦道。皇上吩咐福公公道,“你去找劉公公拿田契。”福公公退下。李嬤嬤有點慌了。福公公去了永寧宮,二話不說叫人把劉公公抓住,摁在板凳上打。打了二十大板后,福公公才問,“真田契在哪兒?”劉公公不知道皇上已經下旨將他杖斃的事。只當是他不招,就要繼續挨打。“真田契昨,昨兒送去崇國公府了,”劉公公道。福公公,“……。”“杖斃。”丟下兩個字,福公公返回御書房。福公公是皇上的人。他當然不會替太后隱瞞。他一路進御書房,都沒看太后的眼神。“田契呢?”杏兒問道。“田契在崇國公府,”福公公聲音有點飄。因為接下來就意味著崇國公要倒霉了。他能理解太后的做法。崇國公府一再的受挫,太后獎賞他六百畝良田,既算計了鎮國公府大少奶奶,又讓崇國公高興,一舉兩得。但是現在――她算是把崇國公給坑了。“六百畝良田啊,崇國公這是在收受賄賂!”蘇錦憤怒道。“……。”“太后記得派人去找崇國公把田契拿回來,”皇上道。“另外,崇國公收受賄賂,罰他半年俸祿,以儆效尤。”“……。”“太后臉色不大好,抄個三五百遍佛經,有好處,”皇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