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待人,品出做人滋味
原文唯其可行。譬若藥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順其疾,豈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農夫入其稅于大人,大人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豈曰“賤人之所為”而不享哉?(《墨子·貴義》)
大意只要它是可行的就應該采納。譬如藥一樣,一把草根,天子吃了它而治好自己的病,難道會說這是一把草根而不吃嗎?農民繳納租稅給貴族大人,貴族大人釀美酒、做祭品,用來祭祀上帝鬼神,貴族大人難道會因為是賤人種的而不享用嗎?
這是墨子往南游歷到楚國的故事。墨子去見楚惠王,楚惠王以年老推辭不見,只派了穆賀來見墨子,頗有幾分傲慢之意。墨子不予計較,便向穆賀講述治國的道理,穆賀大喜,對墨子說:
“你的主張,確實是好啊!但是君王,是天下的大王,恐怕他會說是下等人干的,而不加采納吧?”
墨子做了上述回答。
人生而平等,這是從理論上講的。但實際上,那個時候自打從娘胎里出來,人與人就沒有平等的時候。王公大夫的嬌子與平民的孩子能平等嗎?富甲一方的豪紳與沿街乞討的叫花子能平等嗎?
長期的不平等環境培養出人的階級意識,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就是沒有平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