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原文殺傷人之孩(刻),無存之心。(《墨子·修身》)
大意傷害人的念頭不存于心。
雖然傷害人的念頭不能存在于心,但防人之心卻不可沒有。
常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世界陰險惡毒的小人有之,小人得志的事也時有發生,被小人算計而慘遭毒手的不乏其人,因而在現實生活中得多注意一點,以免大禍臨頭了還分不清東南西北。
唐德宗時楊炎與盧杞一度同任宰相。楊炎善于理財,文采也好,至于盧杞,除了巧善辯,別無所長,但他嫉賢妒能,使壞主意害人是拿手好戲。兩個人在外表上也有很大不同,楊炎是個美髯公,儀表堂堂,盧杞臉上卻有大片藍色痣斑,相貌奇丑。兩人同處一朝,楊炎有點看不起盧杞。按當時制度,宰相們一同在政事堂辦公,一同吃飯,楊炎不愿與他同桌而食,經常找個借口在別處單獨吃飯。有人趁機挑撥,對盧杞說:“楊大人看不起你,不愿跟你在一起吃飯。”盧杞自然懷恨在心,便先找楊炎下屬官員過錯,并上奏皇帝。楊炎因而憤憤不平,說道:“我的手下人有什么過錯,自有我來處理,如果我不處理,可以一起商量,他為什么瞞過我暗中向皇帝打小報告?”兩個人的隔閡越來越深,常常是你提出一條什么建議,我偏偏反對;你要推薦一些人,我就推薦另一些人,總是對著干。
當時有一個藩鎮割據勢力梁崇義發動叛亂,德宗皇帝命令另一個藩鎮的李希烈去討伐,楊炎不同意,說:“李希烈這個人,殺害了對他十分信任的養父而奪其職位,為人兇狠無情,他沒有功勞卻傲視朝廷,不守法度,若是在平定梁崇義時立了功,以后更不可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