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墨子的非命觀
墨子有曰:“強必治,不強必亂;強必寧,不強必危。”“強必貴,不強必賤;強必榮,不強必辱。”“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飽,不強必饑。”
墨子在《非命》篇中強調了人在自然社會中的作用,強調一切都必須靠自己,自己才是命運的主宰,才是靈魂的領導。
哲學上有句格: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基礎。成功者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他勤奮不輟;失敗者相信命運天注定,所以他等待幸運的光臨。
自信才能成功
原文君子進不敗其志,內究其情,雖雜庸民,終無怨心,彼有自信者也。(《墨子·親士》)
大意君子對于進取的士人,能夠不挫敗他的志向,而對于退隱的士人,也要體察他的苦衷,即使賢士中雜有平庸的人,也并無怨悔之心,這是因為他有自信心的緣故。
信心是一種最堅強的內在力量,它能夠幫助你度過最艱難困苦的時期,直到曙光出現。信心從未令人失望,它會使人發現自身的價值和潛能,取得成功。卡耐基說:“自信才能成功。”
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得到這樣的結論。一個有魅力的人,都是絕對自信的;而那些碌碌無為的人,只要偶爾遇到一點挫折,就會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失敗的人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自己不相信自己。
沒有自信的人是很難成功的,就像沒有脊梁骨的人很難挺直腰桿。
猶太物理學家埃倫費斯特具有非凡的評價和批判能力,因此一些偉大的物理學家常常樂意征求他的意見,他還常常應邀出席科學會議,但是他也把這種嚴厲的批判用在自己身上。
這種過分的自我批判傾向扼殺了這位科學家的才華,使其喪失了創造才能。結果,他的思想成果還沒有問世,這種過分挑剔的批判就奪走了他對它們的愛,埃倫費斯特最后竟厭世自殺了。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經談到科學家的膽魄問題:“當你老了,你就會變得越來越膽小……因為你一旦有了新思想,會馬上想到一堆永無止境的爭論,害怕前進。當你年輕力壯時,可以到處尋求新的觀念,大膽面對挑戰,而年紀大了的人疲于奔波,疲于爭論。我常常問自己,是否已經丟掉了自己的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