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芷指著路邊那片不起眼的雜草坡。
雨絲正密,初春的寒氣浸得人骨頭發涼。
“去。”
“把那片草坡里,所有能入藥的植物,都給我采回來。”
“每一種,都要說出它的名字、性味、功效。”
“以及,它為什么長在這里。”
這是一道大考。
不僅考驗辨藥,更考驗對“天時地利”的通透理解。
“是!”
姜巧巧的眼睛在一瞬間被點亮,所有的疲憊一掃而空。
她沒有絲毫猶豫,提著小藥鋤和竹籃,一頭扎進了濕漉漉的雨幕里。
劉老和小李秘書對視一眼,也好奇地跟了過去。
他們想親眼看看,這個被姜顧問親自調教了出來的女孩,究竟學到了幾分真傳。
姜巧巧沒有立刻動手。
她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點濕土,放在鼻尖輕嗅。
“地勢低洼,土質濕潤,但土色泛黃,泥里有鐵銹味。”
她像是在自自語,又像是在隔空回答姜芷的考題。
接著,她撥開一片寬大的牛筋草葉,小藥鋤精準落下,挖出了第一株植物。
一株開著細碎紫色小花的草,根莖看著頗為肥壯。
“紫花地丁。性寒,味苦、辛。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喜濕喜陰,長在這里,證明這片地的水汽很重,濕氣淤積。”
話音剛落,藥鋤再次揮動。
“車前草。利尿通淋,清熱明目。它的根系能固土,所以長在斜坡邊緣。”
“益母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它喜歡貼著水道長,說明這地下有看不見的暗流。”
她一株一株地辨認,一株一株地解說,動作麻利,思路清晰。
“這個是……”姜巧巧挖出一株葉片帶著褐色斑點的植物,湊到鼻尖聞了聞,眉頭緊緊皺起。
“虎杖。根莖能活血散瘀,祛風利濕。但是……”
她抬頭看向雨傘下的姜芷。
“姐,這株虎杖的年份不夠,而且葉片有病斑,聞起來帶一股澀氣,藥性恐怕不行。”
她不僅能辨識,竟然還能品評!
不到半個鐘頭,姜巧巧的竹籃里,已經裝了七八種不同的草藥。
她回到姜芷面前,額頭上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珠,一雙眼睛里卻滿是興奮和期待。
“姐,我都采回來了。”
姜芷的目光在籃子里掃過,淡淡點了下頭。
“還不錯。”
這三個字,對姜巧巧來說,已經是天大的褒獎。
“你說的都對。”姜芷拿起那株病弱的虎杖,“但你只說對了一半。”
“為什么這株虎杖長不好?”
姜巧巧愣住了,她翻來覆去地看,還是沒想明白。
姜芷伸手,指向虎杖根部旁邊一株毫不起眼的細小藤蔓。
“這是‘鎖龍藤’。”
“它會分泌一種毒素,抑制周圍植物根系的生長,霸道地搶奪所有養分。”
“有它在的地方,三尺之內,草木難生。這株虎杖能活下來,已經算是命硬了。”
“這……這就是一物降一物?”姜巧巧倒吸一口涼氣。
“是,也不是。”
姜芷看著她,“自然萬物,相生相克。醫道,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