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以中國人為驕傲”,這是董浩云的座右銘,也是董建華的座右銘。
有關教育專家說,一個人的知識和技能可以在成年后彌補,但是,他的思想道德品質卻一定要在小時候養成。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應該豐富、培養孩子的道德情感,而讓孩子“以中國人為驕傲”正是道德情感中最重要的內容。可以說,孩子的道德情感決定著中華民族未來發展的命運,決定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否后繼有人。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是否“以中國人為驕傲”與學習沒什么關系,只要把學習搞好了,這種愛國主義教育什么時候都可以進行。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可以想一下,孩子如果不“以中國人為驕傲”,他就不會熱愛自己的國家,也就不會熱愛自己的家鄉,不熱愛家鄉的父老鄉親……那么,他的身上就缺少了一種前進的動力。如果他只為了考高分、讀大學、掙大錢而學習,就會與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脫節。
縱觀歷史,眾多的成功人士,在他們的靈魂深處,都有一顆“以中國人為驕傲”的心,由這顆心生出來的是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和遠大的報國志向,否則,他們也不會成就一番事業。
教子點睛:
父母一定要加強對孩子道德情感的教育,首先要從“以中國人為驕傲”的愛國情感做起,不要讓孩子崇洋媚外。因為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有光輝燦爛的文化,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都應該積極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繼續推動社會向前進步。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