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李澤鉅之父李嘉誠:降大任前苦子心志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對李嘉誠來說,他正是在降大任于子前先苦其心志,從而讓他成人成才。
李澤鉅,1964年8月出生于香港,1986年獲美國斯坦福大學結構工程碩士,1989年任長江實業集團執行董事,1994年任長實副主席,1997年獲香港青年杰出領袖獎,1999年1月升任長實董事總經理,同時任長江基建主席、和記黃埔副主席、港燈執行董事等。獲選《時代》雜志“2003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家”、“2003年度全球商界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李嘉誠,1928年出生于廣東省潮汕市,香港著名的塑膠商、房地產巨商,杰出企業家,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人物之一。在幾十年的艱苦創業過程中,白手起家,經過不懈的努力,已經發展成為多元化的企業王國。他時刻不忘回報社會,捐助福利事業。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他已捐出28億元港幣,用于資助香港和內地的教育事業,興建醫院和老人院。2004年被美國《時代》雜志評為“世紀企業家”。
教子自立立人
李嘉誠是香港著名實業家。長期以來,他特別支持內地的公共事業,歷年累計捐款已達4億多港元。最近,他又設立2億港元的中西部教育基金,幫助中國西部改善目前落后的現狀。
李嘉誠不僅事業有成,而且在教子成才方面也有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他非常重視對孩子品性和人格的培養。他對兩個兒子的教育抓得特別早,也就是進行了早期教育。
在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方面,李嘉誠確實下了一番苦功夫。他教育兩個孩子不要依靠父母來生活,而應該是依靠他們自己的努力,通過刻苦學習為以后的事業打下自己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練就一身立足于社會的高超本領。
李澤鉅兄弟倆只有八九歲時,李嘉誠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商業思維。他讓孩子們參加董事會,一方面讓他們列席旁聽,另一方面也讓他們就某些問題來發表自己的見解。李嘉誠的心血沒有白費,通過參加董事會,兩個孩子在取到了父親以誠信取勝的生意經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這段生活的經歷為他們的未來事業添加了成功的砝碼。
最終,兩個孩子沒有辜負李嘉誠的期望,都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很快,他們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
畢業后,他們向父親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要在父親的公司里干一番事業。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李嘉誠斷然拒絕了。這下,兄弟倆都愣住了,他們說:“您不會是在開玩笑吧,這么多公司還安排不了我們的工作嗎?”而李嘉誠卻說:“別說我只有你們兩個兒子,就是有20個兒子我也照樣能安排工作。但是,我還是希望你們自己去打江山,讓實踐證明你們是否有足夠的資格到我的公司來任職。”聽了這些話,兄弟倆恍然大悟,原來父親是把他們推向社會,讓他們在社會的風雨中成長,鍛煉成才啊!